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

2.爱利克·埃里克森人物简介

3.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冲突分别是什么

埃里克森什么流派,埃里克森很厉害吗

西方有三大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他们的性格理论构成了个性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脉络。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他们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与潜意识相对,遵守快乐原则,主要有性欲、食欲、安全欲等生理欲望。自我是人意识到的部分,遵守现实原则,及人的欲望的满足要符合社会规范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超我是道德的我,遵守理想原则,是人格中促使人完美、道德的部分。弗洛伊德推崇性力量的作用。按照性欲满足的不同方式及其强度,分为口唇期(0-2岁)、肛欲期(2)、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20岁)。人的性格在幼年就形成了。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有对他的理论进行了修正,使之更加合理化。

个性心理学地位

是不是有些心理现象非得用能力、性格、气质这几个术语来表述不可?换句话说,如果不用能力、性格、气质这几个术语,是不是某些心理现象就不能得到恰当的描述呢?进一步说,相对于心理过程心理学而言,个性心理学有没有自己独有的内容呢?这就是个性心理学有没有必要存在的问题,即个性心理学的地位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文就个性心理特征的三个部分能力、性格、气质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由于一般普通心理学教材没有个性倾向性部分的内容,这里也不讨论,但对个性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关系的结论,也适用于个性倾向性。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不同,他关注的是人的(一生)。

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来的,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说。弗洛伊德的发展观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行为都受性本能的冲动所支配的。

因此,人的一生是由许多性心理阶段组成的,他将人格的发展视为性本能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但又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做了实质性的修正。

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而且个体人格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的,从弗洛伊德对“力比多”聚焦转变为对“自我”的聚焦,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是基于精神分析这个思想理论,都重视生物成熟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而且各个阶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但是二者所构建人格发展模型不同,埃里克森要比弗洛伊德的更为详尽,包括了整个人生的周期。相对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更重视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次,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作用,自我只是协调本我和超我;而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作用,将自我看作人格中的独立部分;最后埃里克森也看到了人格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要解决的问题,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

爱利克·埃里克森人物简介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蒙尼格、爱里克森、弗洛伊德。蒙尼格(MENNINGER)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提出游戏的宣泄说,强调了游戏在发泄内在冲动和减轻焦虑的益处,认为游戏的价值就在于能发泄被抑制的侵犯性冲动,爱利克·埃里克森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冲突分别是什么

爱利克·埃里克森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中文名:爱利克·埃里克森

外文名:ErikHErikson

别名:艾里克·洪伯格·艾里克森

国籍:德国(后转为美国)

民族:丹麦人

出生地:德国法兰克福

出生日期:1902年6月15日

逝世日期:1994年5月12日

职业:心理学家

毕业院校:蒙台梭利学校

信仰:犹太教

主要成就: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代表作品:《童年和社会》、《同一性与生命周期》

所属流派:自我心理学、新精神分析

人物传记

家庭出身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1902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他三岁时,母亲嫁给了一个名叫西塞多·洪柏格的儿科医生。埃里克森在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洪柏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但他总是出现这种感觉:无论如何,他不属于父母亲,并幻想能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埃里克森多年来一直沿用继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使用爱利克·洪柏格的名字。直到1939年他加入美国公民时,才改姓爱里克森。

爱利克·埃里克森那种不属于他的家庭的感觉为这样一种事实而不断加剧: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而他却由于斯堪狄那维尔血统长的身材高大,碧眼金发。在学校,人们说他是犹太人,而在继父的祖庙里,却叫他为异教徒。由此想来,为什么“同一性危机”的概念能成为后来爱里克森理论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不足为怪了。

大学预科毕业后,他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从事艺术专业,并周游整个欧洲大陆。总的说来,爱里克森在校时不是一位杰出的学生,但他却有艺术天赋。

人生转折

1927年是爱利克·埃里克森一生的转折点。那年,他受一位名叫彼德·波罗斯的老同学的邀请,到维也纳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中工作,该校生源都是弗洛依德的病人与朋友的子女。开始,他是以艺术身份受聘的,后来担任了指导教师,最后,安娜·弗洛伊德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培训当儿童精神分析者。爱里克森接受了安娜的提议,以每月支付七美元培训费的条件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训练。安娜·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他父亲的理论不同,在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建,这对爱里克森产生深刻的影响。1964年,爱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一书呈现给安娜,以表对她的感激之情。

形势对埃里克森十分有利。他被邀加入一个当时被医疗机构拒之门外的团体。通过参加这个“遗弃者”的组织,使他能作为一名“局外人”保持自己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团体的职能是帮助烦恼不安的人们,所以他起码能够间接地满足继父希望他当一名医生的愿望。

他大学预科毕业时获得的一份蒙台梭利学校的毕业文凭,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依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是他所获得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因为爱里克森没有获得高级学位,所以他完全可以成为弗洛依德所认为的精神分析家不必攻读医科专业主张的一名典型范例。

1929年,埃里克森与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师琼·谢尔逊结婚。1933年为了对付纳粹日益加剧的威胁,爱里克森(已有两个孩子)全家迁居丹麦,后又迁往麻省的波士顿,在那里,他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开业。

除了私人开业外,埃里克森还在亨利·墨里主持的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员。爱里克森被哈佛医学院录取为心理学哲学博士候选人,但只有几个月他就放弃了这个意图。

1936年到1939年间,埃里克森在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医学院任职,在那里,他研究了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的儿童。也是大约在这一时期,他与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和玛格丽特·米德有了交往,1938年,他前往南达科苏语印第安人的松脊居住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苏语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实况。诸如此类的人类学研究使爱里克森进一步认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整个理论中。

1939年,埃里克森迁居加利福尼亚洲,在那里他担任了加利福尼亚研究所的研究助理。1942年起,他一直担任心理学教授,但在1950年时他因拒绝在效忠宣誓上签字,而被免去教授职务。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现他“政治可靠”,又重新授予他心理学教授,但是爱里克森拒不接受,因为其他教授也因同样的“罪名”被免职了。

1950年,他离开加利福尼亚州,同年出版名著《童年期与社会》,该书着重地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书中还详尽地论述自我的功能,创立了路线在被人称为新学科的“自我心理学”。1951年到1960年,埃里克森居住于麻省的斯多克桥,他在那里担任了奥斯丁——里格斯中心的高级会诊医生和匹茨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

1969年,埃里克森回到哈佛医学院,在那里担任人类发展学教授,并讲授“人类生命周期”,这是一门深受研究生欢迎的课程。

著作

1950《儿童和社会》

1958《少年路德: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

1964《领悟与责任》

1968《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1969《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

1973《共同点的研究》

1974《新的同一性维度》

1975《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

1977《玩具和理由:经验仪式化的阶段》

1979《同一性与生命周期:一种新观点》

1982《生命周期的完成》

1986《老年人的重大事件》

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时按阶段依次进行的,如果人的生命是一个周期,那么可划分为八个阶段,就像我们的身体器官是按照一个预定的遗传时间表发展的一样,我们同样也遗传了一个心理时间表来发展我们的人格。在出生的时候,所有八个阶段都是未充分展开的,之后每一个阶段呈现出一个新的整体,就像是从前一个阶段脱胎进化而来,这便是埃里克森的“胚胎渐次生成说”,他以此来类比人发展的原则。

这八个阶段是以不变的顺序依次出现的,而且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因为它们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不过每一个阶段是否能够顺利度过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社会环境不同,阶段出现的时间可能不一样,因此这种阶段发展理论也可称作“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crisis),这里所说的危机并非是灾难性的事件,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积极地解决危机可以增强自我的力量,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并且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消极解决危机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并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积极解决与消极解决之间并非是全或者无的关系,事实上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同时包含着积极和消极因素。

在埃里克森所划分的八个发展阶段中,其中前五个阶段是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相一致的,他认为这是人格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决定因素,不过他论述的重点放在了个体的社会经验上,而不是心理性欲的发展。弗洛伊德谈到成年期就终止了,埃里克森把它扩展到了老年期,形成了一个毕生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口唇期(出生~1周岁):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肛门期(1周岁~3周岁):自主—羞愧和怀疑

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例如,孩子由于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尿湿了裤子,成人就对其打骂,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第三阶段性器期(3周岁~6周岁):主动自发—罪恶感

四到五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第四阶段潜伏期(6周岁~12周岁):勤奋—自卑

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埃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赛跑,也会认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第五阶段两性期(12周岁~20周岁):同一性—角色混乱

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

第六阶段青年期(20周岁~25周岁):亲密—疏离

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第七阶段成年期(25周岁~65周岁):生产—迟滞

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第八阶段老年期(65周岁以后):自我统整—失望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埃里克森在分析每个阶段肘,都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例如,他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点用处,有了不信任感后,对于外界的危险会有一种准备,对于外界不愉快的事情可有一种预期,否则一遇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不利于自我的成长。但埃里克森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该多于不信任感,以有利于心理发展。

他还认为,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一定的怀疑感与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

总结

以上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自我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也可以看到自我与社会生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在具体的年龄段上的划分有些偏前,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所属的心理发展阶段小于自己的生理年龄时不必沮丧。

理论背景

埃里克森理论形成于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大萧条以及社会活动,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病态。埃里克森面对社会现状,深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不足以应付当时的社会需求,于是,他沿着安娜.弗洛伊德强调自我的适应性功能的路线,创立了新的精神分析学说。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中的人格结构,即整个心理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过程转到自我过程,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识扩展到意识领域,从先天的本能欲望转移到现实关系中。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

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埃里克森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拓宽了精神分析理论的范围,首先它摈除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观点,强调人格发展中社会和文化影响的作用,将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结合了起来;其次它强调健康和适应性的自我机制,使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结合了起来;其次它强调健康和适应性的自我机制,使精神分析不再局限于临床个案的研究,而是拓展到了正常个体的研究;再次他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突破了其他自我心理学家仅仅描述幼儿早期人格发展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一些评论家将自我心理学看做是精神分析自创立以来最为重要的新的发展方向。从此以后,人们眼中的精神分析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理论,而不再是僵化的教条。

埃里克森对历史人物的心理研究和人类学研究都颇具特色。“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等概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个常用语汇,同时也引发了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问题的诸多思考和研究。除此之外,埃里克森还是第一个对儿童进行游戏治疗的分析师,他对于社会偏见的强烈反对态度,也使他成为最早的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人之一。

埃里克森不仅在人格理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的文字、以及对人类精神的深切关怀,获得了无限赞誉和尊敬。

理论缺陷

1在某些心理学家看来,埃里克森的理论立场上调和矛盾的态度削弱了自我心理学的影响力。一方面他提出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积极乐观的自我理论,一方面他又坚称自己绝对效忠于经典精神分析阵营,致使他的学说体系显得不够严密。

2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论思辨性多于科学性。到目前为止,这一理论没有确凿证据的完全支持。或者它就不适合进行客观的检验,因为埃里克森的研究方法是主观性强的传记和个案研究,因而他所提出的诸如希望、意志这样的抽象概念也很难用实证的方法去验证。

3虽然埃里克森强调社会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但他仍然把本我作为人格的生物学起源,在论述人格发展动力时也认为是个体的“同一性”在起作用,实际上他对社会因素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也无法对社会改革和创新提出切实可操作的建议。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通过临床观察以及对大量病例的分析,提出了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他认为,发展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心理发展经历了相互连续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种确定的危机,都以一个特定的任务为其特征。如果要使随后的发展正常进行,这一发展任务就必须很好地完成。

第一阶段:乳儿期(0~1.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这一阶段的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表现为一个人对他周围的世界,特别是他的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可以通过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以关心和爱护婴儿的需要而培养出来。当一个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时,儿童就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感;当父母的信念发生矛盾或父母在照料儿童的方式上不一致时,儿童就会出现恐惧和不安,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婴儿期(1.5~3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羞耻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让我来做”成了这一时期儿童的主流话题。儿童渴望自主,渴望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父母应允许儿童自由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对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示认可和赞扬,以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相反,如果这个时期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干涉过多,甚至支配儿童的一切活动,儿童将对自己的行为或自身产生羞怯感,从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

第三阶段:学前期(3~6、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日益增多的语言和运动能力使这一时期的儿童把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他们的家庭环境之外,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个体未来在工作、经济、生活上所能取得的成就,都与儿童在这一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学龄期(6、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活动和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了社会。学龄儿童与学前儿童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开始体会到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并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在这一时期里,同伴在衡量儿童本身的成功或失败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和从事社交或集体活动,儿童就会获得一种胜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