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有八百架轰炸机扔下6千吨汽油,是扔在了什么地方?

2.日本遭轰炸后,为何才过几十年就可以住人?

3.珍珠港事件后,美国飞机飞到东京轰炸,日本人为何却在下面欢呼?

4.当年美国轰炸东京,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飞行员?损失大不大?

5.广岛轰炸始末,日本以为美国只有一个,依旧坚决不降

6.为什么1945年的两颗核弹没有扔在东京呢?

7.战争史上堪称“奇观”的千机大轰炸,盟军为何用于德国而非日本?

日本对比利时大空翼_日本vs比利时高空轰炸

1945年8月6日2时45分,美国空军上校蒂贝茨驾驶装载着的B—29型重型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由2架飞机护航,自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起飞。它以每小时456公里的速度在9760米的高空飞行,8时许飞抵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一颗,其重量为9000磅,高10英尺,当量为2万吨梯恩梯。广岛当时的人口共34.3万人,其南面最近的宇品,长期用作陆军的海运基地,在市东部有很多后勤工厂、仓库。从1945年4月起,日本陆军第2总军司令部设置在此。上午8时15分在市中心上空爆炸。在接近爆炸中心地区的居民大部分被炸死,幸而逃脱的也呻吟于烧伤之中,约有7.8万余人丧生,5.1万余人负伤或失踪。全市建筑物总数7.6万余幢,全毁者4.8万幢,半毁者2.2万余幢。罹灾人数达17.7万余人。

在美国对日本使用的当天,华盛顿新闻媒体发布了的新闻公报和杜鲁门总统关于的声明:“6日投在广岛的,将对战争起到革命性变化。假如日本仍不接受投降的话,还将往其他的地方投掷”在美国广播之后,日本陆、海军统帅部始从广岛及吴镇府两地接到了有关新型炸弹的稍为详细的报告。但在8月8日的日本各大报纸上登载日本大本营7日的通告中,决定暂不使用“”一词,只是说:“广岛由于遭受新型炸弹的轰炸,损失相当严重。”“这种炸弹并不可怕,我方有办法对付”。日本政府仍然拒绝投降。从8月6日至8月8日,日本政府当局连内阁会议也未召开,原定召开的最高军事会议也取消了,根本就没有讨论过出现的问题。他们所关心的焦点或者说寄希望的是8日夜间预定在莫斯科举行的佐藤大使和莫洛托夫外长会谈的结果。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零时,苏军从中国东北地区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上午10时30分,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研究和与战的问题。11时30分,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当时长崎人口约27万,当日死亡2.4万余人,受伤4.3万余人,总计6.7万余人,占长崎总人口的25%。

美国对日本使用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日本投降。8月6日下午,日本天皇面谕东乡外相:“敌方既然使用了这种武器,继续战争越发不可能了。为争取有利条件,不可错过结束战争的时机”8月9日上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召开,“致使天皇以及木户内大臣、铃木首相、东乡外相、米内海相、近卫公、重光前外相和其他历来支持早日停战的要人更加坚定了决心,认为除迅速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结束战争外,别无他法”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英、中、苏(通过瑞士和瑞典的外交渠道)发出照会,如果天皇地位不变,它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所列举的条款。8月11自,经过磋商,盟国决定让日本保留天皇,但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帝国大本营签署为执行波茨坦公告所必需的投降条件,天皇和日本政府必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的命令,并由美国国务院通过瑞士政府发出苏、美、英、中对日本声明的答复。8月15日,日本向全国播发了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曾有八百架轰炸机扔下6千吨汽油,是扔在了什么地方?

中文片名 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英文片名 G.I. Joe: Rise of Cobra 更多中文片名 百战英雄:毒蛇之害 、义勇群英之毒蛇风暴(香港译名 )、百战英雄、魔鬼大兵 更多外文片名 Dark Sky: First StrikeUSA (fake working title) G.I. Joe - A Origem de CobraBrazil G.I. Joe - Geheimakte CobraGermany G.I. Joe - La nascita dei CobraItaly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 国家地区 美国/ 韩国 影片类型 惊悚/动作/科幻/冒险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片长 118分钟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摄影机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RED ONE Camera 摄制格式 4K Redcode RAW 35 mm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斯蒂芬·索莫斯 Stephen Sommers 编剧 斯图尔特·比蒂 Stuart Beattie 斯吉普·伍兹 Skip Woods 主演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饰 指挥官“霍克将军” 乔纳森·普雷斯 Jonathan Pryce 饰 美国总统 查宁·塔图姆 Channing Tatum 饰“公爵”(Duke),“霍克将军”的副将 西耶娜·米勒 Sienna Miller 饰 “男爵夫人”(The Baroness),情报官 李秉宪 饰 “白幽灵”(Storm Shadow)(韩国)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饰 “博士”(The Doctor) 其他演员 雷·帕克 Ray Park 饰 “蛇眼”(Snake Eyes) 瑞秋·尼科尔斯 Rachel Nichols 饰 “斯嘉蕾”(Scarlett) 阿德沃尔·阿吉纽依 Adewale Akinnuoye-Agbaje 饰 “重载”(Heavy Duty) 马龙·维恩斯 Marlon Wayans 饰 “开伞索”(Ripcord) 萨伊德·塔格马奥 Said Taghmaoui 饰 “断路器”(Breaker) 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Christopher Eccleston 饰 “迪斯特罗”(Destro) 阿诺德·沃斯勒 布兰登·费舍 乔纳森·普雷斯 卡罗莱纳·科库娃 考特尼·弗莱明 大卫·莫瑞 波顿·佩雷兹 Brittany·Alexis david·jean Thoams Jabbaar·George Jerald·Garner Gunner·wright Tom·ohmer Brandon·Soo Hoo Leo·Hward Micheal·Benyaer Gerald·Okamura Elena·Evangelo Michael·brodcrek Kelie·matteson Ken·thomas Luke·massy Bod·rumnock Duncan·bravo ryan van de kamp buchanan micheal ·rorbet wesly·busser Brad·carr Joe·chacon Hugh·daly Joe·davis micheal·foster Joe·goth mark·hames victor·harris Merry·kircher Zaayan·lala Jeff·lam P·david miller Lill·mirojnick Lalo·reyes Sean·richter Gubbi·sigurdsson Sean·velie Brianna·womick Chris·akers Jason·roehm 制作人 施蒂芬·索莫斯 Lorenzo DiBonaventura Bob Ducsay Brian Goldner JoAnn Perritano David Minkowski Matthew Stillman David Womark David Womark 原创音乐 亚伦·史维斯查 摄影 Mitchell Amundsen 剪辑 Bob Ducsay Jim May 选角导演 Nancy Bishop 罗娜·克莱斯 艺术指导 Ed Verreaux 美术设计 Chad S. Frey Randy Moore 布景师 Kate J. Sullivan 服装设计 Ellen Mirojnick 视觉特效 Greg Butler Gregory L. McMurry Don Lee 副导演/助理导演 Cliff Lanning Greg Michael David Ticotin Michael Winter Chris Corrado Ian Stone Rob Burgess Ali Cherkaoui Jakub Dvorak Martina G?tthansova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潜望镜公司 影片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拍摄日期 2008年2月13日 上映时间 2009年08月07日 制作成本 $170,000,000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影片改编自拉里·哈马(Larry Hama)的同名美国热门漫画,是派拉蒙继《变形金刚》后又一部根据孩之宝玩具改编的大制作**,由前两部《木乃伊》的导演斯蒂芬·索莫斯Stephen Sommers)执导。影片讲述的是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G.I. Joe”特种部队使用各种尖端武器与一个苏格兰商建立的邪恶组织“眼镜蛇”之间的战斗。 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极其神秘的恐怖组织,它的名字叫 “眼镜蛇”, 而让“眼镜蛇”闻名全球的原因,则是源自其对埃菲尔铁塔的一次恐怖行动,在“眼镜蛇”的恐怖轰炸之下,这座法国的标志性建筑物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很显然,眼镜蛇的这次行动只是一个开始,它向全世界宣告眼镜蛇的成立,而他们的目的则隐藏得更深,许多国家开始感到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眼镜蛇”的恐怖行径就会落到自己的国家当中,世界陷入了恐慌状态。联合国对此也感到大为棘手,因此这时候,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一支秘密行动小组就开始发威了他的威力。这支名为 G.I. JOE的特种部队由霍克将军(丹尼斯·奎德饰)担任领头羊,手下高手云集,副指挥官是公爵(查宁·塔图姆饰),参加过越南的他曾经与霍克一起多次出生入死;红发女( 蕾切尔·尼 科尔斯 饰)是一个武术高手,她的身手可不比男人差;除此之外还有专职执行 高空任务的开伞索(马龙·韦恩斯饰)、会七国语言的通讯员“断路器”(萨伊德·塔马乌伊 饰)、专家“重载”(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沉默寡言的“蛇眼”(雷·帕克饰)等12名成员。他们开始追查行动,很快查明了“眼镜蛇”的阴谋,而他们首先要解决掉的是给“眼镜蛇”提供支持的战争狂人的迪斯特罗(克里 斯托 弗 ·埃 克莱 斯 顿饰 ), 而“眼镜蛇”组织里也有着不少心狠手辣的铁腕人物,例如外表性 感漂亮,心肠却狠毒如蛇蝎的“心肠却狠毒如蛇蝎的“男爵夫人”(西耶娜·米 勒饰)就是当中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还有与蛇眼是兄弟的白幽灵(李秉宪饰),他一直在“眼镜蛇”与G.I. JOE之间摇摆不定。G.I.JOE为阻止“眼镜蛇”的阴谋而与其展开大战,随着两方战斗的白热化,原本一直深藏不露的“眼镜蛇”组织头目也逐渐显露出真身,他的真实身份 会令G.I.JOE的成员大吃一惊。

[编辑本段]角色介绍

“霍克将军”(General Hawk):特种部队(G.I. Joe Team)的最高指挥官,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一个富有家庭,良好的影响使他注册进入西点军校,并以最高等级毕业。他曾久经多处动荡地区的战场考验。他被誉为“赋有敏锐的智慧与理解力,在队友的配合下具有完全无私的作战能力,一位杰出的将领!” “公爵”(Duke):战地指挥官兼任仅列于霍克将军之后的特种部队副指挥官,他是《特种部队》系列的关键人物之一,并且极受粉丝热爱。他曾在佛特本宁(Fort Benning)获得最高等级,经历特种军队的严格训练,参加过南越军队的战役。 “开伞索”(Ripcord):防侦查高空跳伞兵种的领队,他对自己的技能、经验都充满自信,在压力面前冷静沉着。 “重载”(Heavy Duty):作为特种部队的重型专家,热爱古典吉他与作曲家巴赫,曾有人赞誉,他不管经受多么猛烈的敌人炮火攻击,都毫不畏惧。 “断路器”(Breaker):特种部队早期的通讯员,会说7种语言,经常喜欢嚼着口香糖,他熟悉所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公约的通讯装置,也包括大部分世界出口设备。他被人称赞为“高效、自信,赋有将不利局势转变为想要的形势的独特能力。” “迪斯特罗”(Destro):“军事武器研究系统”(Military Armaments Research System,简称MARS)的幕后主使,对于他来说,战争就是人类最自然的状态:适者生存,最伟大的科技进步被创造出来。他周游世界各地维持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为任何能满足他财富的军事势力提供高端武器,并且在安宁的地方煽动战争。他戴着银质战斗面具,亲自参与战斗,他或是协同眼镜蛇司令部(COBRA Command)且提供给其主要武器,或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反抗他们。 红发女郎新海报 “安娜”(The Baroness):作为“眼镜蛇”(COBRA)组织的情报人员,兼任“眼镜蛇指挥官”的副职官员。她一头黑色长发,带着黑边眼镜,一身黑色皮革外套,被人称为是一位黑暗、冷酷、性感的女妖。在漫画和动画片中,她与“迪斯特罗”有着浪漫的关系。 “白幽灵”(Storm Shadow):是被人通常熟知的“眼镜蛇指挥官”的忍者保镖和刺客,他是唯一一位改变投靠立场的成员,几度在“特种部队”与“眼镜蛇”组织之间左右权衡着忠诚,与剑兄弟“蛇眼”(Snake Eyes)有过长期联系。 斯嘉蕾:“红发女郎”斯嘉蕾是特种部队的情报官。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12岁就从大学毕业,她以弓为武器,可以发射各种弹射类的东西,来获得各种特殊的击中效果。斯嘉蕾也是个超美的辣妹,制作小组找来美丽的瑞秋-妮可丝饰演这角色,导演史蒂芬-索莫斯说:“这个角色不但聪明绝顶,而且也是个大美女,瑞秋把这两种特色拿捏得很好,把角色演得非常真实。” 蛇眼:特种部队中的忍者战士。沉默如石,头脑冷静,行动果断,雷-帕克曾演出另一个影史中经典的角色,那就是《星际大战首部曲:威胁潜伏》中的大坏蛋达斯魔。制片巴伯达赛说:“找雷-帕克来演蛇眼是因为他演过达斯魔这个角色,另一部分是因为他是个武术高手。”蛇眼曾发誓不开口说话,雷帕克说:“身为演员,这是非常吸引人的角色,我必须使用平常不会用到的肢体部位和其他人沟通,哪怕是动一动手指都能传达他的意思。”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大制作的爆米花**,但带来逃离现实的畅快。--朱丽安·罗曼(《**网络》) 《特种部队》可能称不上伟大,但能让人找到内心的孩子气,发现自己仍然喜欢玩假装的游戏,--杰米-欧(《**商场》) 也许出场人数太多,但一开动起来就成为了奇景。--马克-亚当斯(《每日镜报》) 《特种部队》当然是部暑期片,从头到尾都很荒谬,但也是这么久以来最成功的小男孩冒险**之一。--德鲁-麦克文尼(《HitFix》) 面对层出不穷的小玩意和各种装备,年轻人们每85秒就会叫一次“真酷”。--安德鲁-厄班(《城市**档案》)

[编辑本段]幕后花絮

原本公爵一角计划让萨姆·沃辛顿出演,但是因为拍摄特种部队与《阿凡达》的冲突,所以萨姆·沃辛顿推掉了《特种部队》的片约。 影片开拍最初的两个月,丹尼斯·奎德就完成了他所有的戏份。为了出演男爵夫人,西耶那·米勒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来进行体能训练,增加了5磅的肌肉,同时也学会了实弹射击。 查宁·塔图姆原本不想出演这部**,因为他认为这样的**是在美化战争,当他看完剧本后,他认为本片更像是一部科幻动作片,所以接拍了此片,片中的加速盔甲 美军承认正在研发《变形金刚》系列展示了不少美军先进装备,而《特种部队》展示的则是大型基地和未来武器。其中包括巨大的都市战斗层(位于特种部队的地下基地)、特种部队潜艇、MARS(军事装备研究集团)的飞弹发射井等。另外片中出现的各种飞行具、车辆和水底载具多到令人咋舌,而且都是出于玩具制造商的想象。其中有“狂嚎”运输车、MARS军备研发中心打造的下一代战机,还有螳螂号攻击机以及鲨鱼号水底攻击艇。不过,这些使用纳米技术的、战机、攻击潜艇,包括女主角使用的高科技十字弓、隐形衣等等,都是下一代的科技产品而不是真实存在,导演索莫斯说:“我们参考现在的最新科技,然后想象不久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产品。”片中最酷炫的“下一代”战斗服装就是加速盔甲,穿了以后就能跑得超快,跳得超高,可以让人以时速50到65公里的速度奔跑,而且非常坚固,可以撞穿墙壁。片中在巴黎凯旋门附近有一场场面浩大、超级酷炫的追逐戏,就是公爵和里柯德穿上加速盔甲在巴黎街头追逐白幽灵和侯爵夫人。该片制片说:“美国国防部的代表来片场看过我们的概念加速盔甲,其实军方也在研发相似的盔甲,可以帮助士兵跑得更快,并且有防弹作用。我们大概比他们先进了6到7年。” 从数字看《特种部队》 25个外景地:《特种部队》全片共有25个外景地点,包括法国、挪威、捷克和北美洲各地都成为战场。4枚机械纳米虫导弹:这部影片中的两支力量争夺的焦点是4枚机械纳米虫弹头(弹头内含有百万只机械纳米虫,可以瞬间吞噬一切金属),正邪双方为此大打出手,战斗中埃菲尔铁塔被一枚机械纳米虫导弹弹头毁灭,倒塌在塞纳河上。112辆车:影片中,特种部队和眼镜蛇部队在凯旋门附近大打出手,为了拍摄这场戏,剧组一共撞烂112辆车。而最后的决战发生在北冰洋底下,反派方面发射向北京、莫斯科、华盛顿的3枚生化弹头被拦截下,他们的总部也被特种部队剿灭一空。特种部队的基地设在埃及大沙漠中,而代表邪恶的眼镜蛇部队的基地则在北冰洋底下。 “白幽灵”李秉宪人气超“朵克” 在前晚该片首映礼上韩国明星李秉宪吸引了更多女粉丝的尖叫,人气超越了扮演男主角“公爵”的美国明星查宁?塔图姆,赢得围观影迷最多的欢呼,他也笑容满面频频向场外致意,高举的手超过了1分钟还放不下来。李秉宪在片中饰演邪恶的眼镜蛇部队中的忍者打手“白幽灵”,他刀法如神武功了得,影片中段就是他炸塌了埃菲尔铁塔。在记者发布会上,导演索莫斯被问及为何选择李秉宪而不选择成龙或者李连杰出演这个角色,他表示:“我喜欢成龙,但当时不知道是谁先跟我提议李秉宪很适合这个角色,而且他也很红。”李秉宪也用流利的英语夸奖导演说:“导演对我很好。”然后李秉宪还适时地讲笑话:“当然,他不断背。”引得现场大笑。当天,李秉宪笑谈自己的造型时说:“对我来说,这**最糟糕的是,我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别无选择。”不过,他在片末与“蛇眼”决斗时终于脱掉白衣露出上身肌肉,李秉宪笑称,拍的时候感觉自己不是一个演员而像一个大秀身材的保镖,导演索莫斯这时插话要把更多李秉宪秀肌肉的镜头剪入影片DVD,又引来一场大笑。 导演暗埋续集伏笔 很多人都说导演就像11岁小男生那么兴奋,饰演公爵杜克的钱宁·塔图姆说:“他就好像在玩积木,只是那是价值上千万美元的积木。”而导演史蒂芬·索莫斯表示,拍摄的秘诀就是把自己变成“粉丝”,“我像个11岁小男孩那么兴奋,不仅要影片忠于原著,而且除了从漫画和卡通影集的故事中撷取灵感之外,我们也添加更多故事细节和背景,好让**中的一切仿佛真实存在。”聪明的史蒂芬·索莫斯此次在片中制造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意外之举,连续集的悬念都埋得超出想象,以至于看到影片结尾,许多观众依然沉迷黑暗,期待字幕结束之后,影片能给出点“下集提示”,但导演对此“密不透风”,“大家不要想那么远的事情,先享受这一集好了。”如此看来,有人情味和高智商的《特种部队》确实不怕和《变形金刚》比。 从昨日的首映来看,《特种部队》的目的就是造就更疯狂的视听,围绕着一种能让埃菲尔铁塔在数秒内“积毁销骨”的、具有传染力的杀伤性弹头,以“霍克将军”、“公爵”、“断路器”、“蛇眼”等为首的特种部队与代号“眼镜蛇”的邪恶组织展开了对决,正义一方天赋异禀、聪明无畏,而反派的“男爵夫人”、“白幽灵”等则怪招频出,从头到脚笼罩着神秘和疯狂。有一段在巴黎街头追逐的戏份,充满了想象力,正邪双方兵分几路,在车流和飞弹中流畅穿梭,把公路追逐的场面又提高了一个等级。因为特效逼真,连埃菲尔铁塔倒掉的戏份也没有惹恼法国人,影片之前已经在法国举行过首映礼,导演史蒂芬得到的法国人的反馈不是“为什么要炸埃菲尔铁塔”,而是“太棒了,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影片中的角色也是个性鲜明,导演史蒂芬表示,他这部**中设置了四层复杂的关系——好人和坏人之间有对立,好人和好人之间有一些过往,而且,他们都有共同的过去,还都要面对自己的“心魔”,该片导演史蒂芬·索莫斯在执导了大卖的《木乃伊1》和《木乃伊2》后没来中国拍《木乃伊3》,他在接受采访时把憋了很久的“心里话”说了出来:“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特种部队》投资1.7亿美元,我可一点也无法分神,任何一个有妻子儿女的人都有生活的压力,除此之外,我还得让人们知道,好莱坞不止一个迈克尔·贝,玩视觉特效也不只有《变形金刚》。” 丝毫不输“变形金刚”盔甲超强悍液态盔甲是特种部队的基本战斗服,这件盔甲按照人体肌肉结构打造,穿起来非常服帖,演员穿上这件盔甲就能轻松变成肌肉男,加速盔甲是片中的最新型战斗服,穿了以后就能跑得超快,跳得超高,片中有一场场面浩大的追逐戏,公爵和里柯德穿上加速盔甲如虎添翼,飞檐走壁不在话下,甚至能撞穿墙壁。 汽车会变形 在巴黎街头的追逐戏中,眼镜蛇方面动用的是超能越野车。这辆车有强悍的装甲,刀枪难入,而且它还有卫星定位导弹发射系统。更令人惊奇的是,这辆车的车头有类似《变形金刚》的“变形”功能,可以将挡在前面的汽车一一撞起。片中出现的“狂嚎”运输车、MARS军备研发中心打造的下一代战机,还有螳螂号攻击机以及鲨鱼号水底攻击艇等高科技武器全都由剧组工作人员打造出来,极大满足了粉丝们的想象。执行制片戴维沃马克说:“这些都是我们所谓的‘下一代’武器,将来可能会在战场上出现。这种东西有一天会被发明出来,只不过不是现在。” 铁塔瞬间倒 本片的开头就相当震撼———一枚前所未见的大规模杀伤性弹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埃菲尔铁塔飞去。短短数十秒,庞大的钢铁建筑摧枯拉朽般倒下。本片导演史蒂芬-索莫斯曾执导过冒险动作巨片《木乃伊》第1、2集,拥有把握大场面的能力,他这次在特效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史蒂芬在洛杉矶的棚内搭建160多个布景,包括巨大的都市战斗层(位于特种部队的地下基地)、特种部队潜艇、MARS(军备研发中心)的飞弹发射井等。 特种部队的中国上映问题据最新消息,中国已经确定与8月7日全球同步公映,香港于6日公映。 《特种部队》举行的内部试映广获好评,影片已通过**局审查,目前正在争取8月7日全球同步公映。原先曾传出为了与《机器侠》的档期避开,中国将会推迟引进<特种部队>的传言.斯蒂芬·索莫斯执导的好莱坞动作大片《特种部队》(G.I. Joe: The Rise of Cobra)有望提前一天在韩率先发行。据韩国媒体报道,CJ已与派拉蒙达成协议,将把该片全球首映礼放在8月6日的韩国。韩国明星李秉宪进军好莱坞的希望也寄托在该片身上。这样,8月中旬的影市将形成《特种部队》、《机器侠》、《非常完美》三足鼎立的局面。

[编辑本段]影片看点

斯蒂芬·索莫斯曾开创过风靡一时的《木乃伊》和《范海辛》系列,最新力作《特种部队》概念源于孩之宝公司的玩具,讲述了与动画版不同的全新故事,发生在距离今不远的未来,美国特种部队G.I. Joe与国际恐怖犯罪集团Cobra之间的殊死较量。该片是英国新锐女演员西耶那·米勒首次出演商业片。李秉宪扮演的“风暴影”是Cobra一员。他与雷·帕克扮演的主人公“蛇眼”有着深厚的渊源,是个集善恶于一身、有机会出彩的角色。《特种部队》的动画片并未在韩国播出过,李秉宪先前对他的角色也一无所知。不过导演索莫斯却要他不要去看,而是根据自己理解来演绎。他的加盟令韩国观众对这部影片有了更多的期待。

[编辑本段]关于续集

《G-I-JOE》虽然刚刚在十天前才完成了全部制作,索莫斯也谨慎地表示要等影片上映后看票房反映才能决定是不是拍续集,但影片展示的情节却不时激起观众发出“这是为什么呢”的疑问:比如影片最后取代真总统的假总统究竟是谁?比如坠入深渊的白幽灵是不是真的死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李秉宪与剧组签订的拍摄合约为时三年,而目前他仅仅才拍了一年,剩下两年,白幽灵必须还得有所“作为”……

[编辑本段]上映时间

比利时 Belgium 2009年8月5日 法国 France 2009年8月5日 乌克兰 Ukraine 2009年8月6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9年8月6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9年8月6日 俄罗斯 Russia 2009年8月6日 新西兰 New Zealand 2009年8月6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9年8月6日 德国 Germany 2009年8月6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9年8月6日 墨西哥 Mexico 2009年8月7日 中国 China 2009年8月7日 美国 USA 2009年8月7日 日本 Japan 2009年8月7日 香港 Hong Kong 2009年8月7日 西班牙 Spain 2009年8月7日 巴西 Brazil 2009年8月7日 英国 UK 2009年8月7日 土耳其 Turkey 2009年8月7日 冰岛 Iceland 2009年8月12日 瑞典 Sweden 2009年8月12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9年8月13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9年8月13日 挪威 Norway 2009年8月14日 丹麦 Denmark 2009年8月14日 保加利亚 Bulgaria 2009年8月14日 以色列 Israel 2009年8月20日 希腊 Greece 2009年8月20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9年8月20日 罗马尼亚 Romania 2009年8月28日 芬兰 Finland 2009年8月28日 爱沙尼亚 Estonia 2009年8月28日 意大利 Italy 2009年9月11日 埃及 Egypt 2009年9月23日 波兰 Poland 2009年9月25日 。

日本遭轰炸后,为何才过几十年就可以住人?

虽然现在距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人们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军不将新最新研制的投向日本最为要害的首都东京、大阪、名古屋等核心城市,而是选择了广岛、长崎这些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城市?除了这两个城市有高山阻隔,不容易核扩散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之前美国人已经用地狱之火将日本的其他主要城市全部摧毁。给小日本送上地狱之火、献上烧烤大餐的便是美军最为著名的空军将领柯蒂斯李梅。李梅至今仍是日本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1944年7月21日,美军攻下了距离日本关岛以北160公里的一个小岛,叫做蒂尼安岛,美军迅速将此祥和美丽的小岛改造成了美国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的基地,再次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军用跑道,目的只有一个,从此地起飞用B29长达5000公里的航程优势完成对日本本土主要城市的远距离轰炸,让最顽固的法西斯日本尝一尝城市被摧毁、平民被炸死的战争味道,以进一步削弱日本法西斯的战斗意志,加速二战的结束进程。之前以美国为首的反法西斯联军对德国以及欧洲轴心国腹地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轰炸,扔下了65万吨的炸弹,但效果不是太好,命中率极低,还导致了几万名美国空军牺牲。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升任负责对日轰炸的第21轰炸大队的司令。李梅对于战略轰炸日本提出了崭新的看法,日本都是木房子,燃烧烧烤是最佳方案,果断放弃了原先轰炸用的高爆炸弹,提出了要用在夜间烧烤日本,地狱之火的战略构想开始形成。1944年12月美军曾对被汪伪政权控制的汉口进行轰炸,试验之后,美国空军进一步改进了的配方,采用了哈佛大学化学系的配方,最终研制出了威力巨大的M69凝固汽油。这种炸弹造价极为便宜,每颗炸弹的重量为2.3公斤,李梅为了加强其效果将数枚M69炸弹装成一捆,要成捆投掷,效果绝佳。李梅对传统的B29轰炸机进行了改造,将没用的机炮、子弹全部卸掉,油量减少到最小,能够保证返航就可以。目的是最大限度增加载弹量,由原先的3吨骤增到了7吨。

1945年3月10日,东京迎来历史上李梅将军带来的第一波地狱之火。美国出动了333架B29超级轰炸机先后投掷M692000多吨,东京最为集中最为繁华的40平方公里的地区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地面温度瞬间超过了1000℃,150万人中就有84,000人被活活烧死,4万人受伤,100万人无家可归,整个东京26%的房屋全部被摧毁。地狱之火紧接着袭击了大阪、名古屋、神户等大城市,日本大城市先后被毁。到了1945年8月1日,美军为了督促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一口气派了839架B29轰炸机一次性在日本本土投掷了6145吨的M69,创下了人类轰炸史上一次性投弹重量最高的纪录。 M69烧烤日本已经使日本奄奄一息,最终被逼上了谈判桌。战后,恬不知耻的日本人居然把一枚日本军界最高勋章颁给李梅将军,人家李梅不屑一顾,宁肯佩戴苏联人颁发的卫国战争勋章,小日本真是无地自容!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飞机飞到东京轰炸,日本人为何却在下面欢呼?

按理说日本国土接受了两颗的洗礼,应该起码一点年内才能够有人居住,可才过70多年,日本国土上已经灯火辉煌。其实并不是这一切和美国投放的爆炸方式以及日本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日本因拒绝投降,接受了美国两颗的洗礼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作为法西斯联盟的轴心国,一直在战场上顽强的抵抗,可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已然成了定局,通过诺曼底登陆事件之后,德国已然投降,只有日本还在冲绳等地对盟军进行疯狂的抵抗。而美国已经研发出了,为了减少联盟国士兵的牺牲,于是向日本发出警告,希望他们可以尽快投降,否则将会投放,但是日本拒绝投降。

于是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放了,由于当时还只是科学理论上的东西,没有人见识过他真正的威力,所以当降落在广岛式土地上的时候,整个城市都葬为火海,一半以上的建筑物因爆炸的冲击力而被摧毁,导致日本人民上万人双眼瞬间失明,10万人因此而丧生。可当时的日本还是顽固不灵,通过陨石降落这一说法来掩盖爆炸的事实。可能日本就是算准了,美国不可能研发出了第2颗,依然在坚持拒绝投降,可谁知第1颗爆发之后的第3天,美国再次向日本的长崎市投放了一颗,6万日本民众因此而丧生。此时日本没有办法再拿荒唐的说辞来安抚日本民众的心,在此等条件之下,日本只能选择无条件投降。自此以后,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爆炸的威力,开始对核武器的研究,实行了禁止。人类历史上,日本是唯一一个在战争中遭受爆炸的国家。

而爆炸所带来的影响,绝不止在当时就结束,爆炸之后所带来的核辐射才是会对日本人民影响百年的问题,核辐射可以把空气和水当物质进行传播,而那些受到辐射的生物都会引起基因突变,发育缺陷或者细胞癌变等问题。当时有多少人由于受到了核辐射,而一辈子都陷在痛苦之中,同样经过核爆炸的土地需要通过100年的修复,才能使后一代安心的居住,可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据爆炸仅仅才70多年,现在城市已经灯火通明。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二个:

美国的爆炸方式使放射性物质得到稀释

美国当时为了避免威胁到同盟国国家成员采取了一种保险的爆炸方式及高空爆炸,所以在爆炸过程中,那些放射性物质在空气中得到了稀释。而当时那颗总重量为1.5万吨内含60公斤的轴物质,可毕竟当时的研究有限,技术有限,真正使核物质发生核裂变的只有一公斤左右,所以释放出来的核物质量比较微小,才能使得对日本人民的影响减少。但即使是这样,这颗并不成熟的的爆炸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永久不能修复的痛。

日本位处海岛,海风和海洋对核物质进行稀释

日本的广岛因为临近海洋,空气中的核物质通过海风和海水进行传播稀释,这也是为什么广岛在经历过爆炸之后,还可以迅速的重建。但同样的我们需要明白,核物质在短期内并不能被消灭,它只能通过介质而传播稀释,这也是为什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这么严重,那些泄漏的放射性物质通过海域有可能影响其他相邻的国家。

当年美国轰炸东京,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飞行员?损失大不大?

当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实施了报复性轰炸。但当时美国没有直接能飞往日本的机场,于是利用航母起飞轰炸机16架轰炸机对东京进行轰炸,完成轰炸后飞往中国机场降落,航母则自行返航。

这次轰炸非常意外,美国轰炸机也如入无人之地,因为在日本心目中美国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是根本不能轰炸日本的。日本根本没有防备,而且轰炸的时候还巧合的遇到东京正搞防空演习,为了逼真日本在地面燃烧了烟火等等,这时候美国轰炸机在万米高空莫民奇妙的进场了,根本没有引起日本军方的注意和怀疑,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拦截,可能也就发生了民众的欢呼了。

美国一共出动16架轰炸机,共80名机组人员。整个轰炸过程美国B25轰炸机完好无损,日本地面防空根本打不到万米高空的轰炸机,而日本空军根本没有意识到突然光临的美国轰炸机,自然也没有战机起飞拦截。美国轰炸机这次意外轰炸出奇的成功(意义重大,但美国轰炸机只有几架找到自己的目标并投弹,万米高空的投弹又只有10%炸弹命中目标,因此此次轰炸日本也几乎毫发无损),80名飞行员毫发无损的离开日本,但是因为轰炸机故障,有1架不得不改变航向前往更近的海参崴降落,结果最后就被强行扣下并进行了仿制!飞行员被苏军扣留,一年后才将他们交回给美国。

飞往中国的B25也发生了一些意外,不熟悉航路等原因,也有天气情况的影响,美国部分轰炸机不得不迫降在日本占领区,比如浙江、江西等,有2名飞行员跳伞坠入水中淹死了,有1名飞行员跳伞撞悬崖摔死。剩余的美国飞行员受到了中国百姓的救助,但随后小鬼子对这些飞行员进行了大肆搜捕,有许多人被鬼子抓住。而帮助过他们的老百姓也遭到了小鬼子的报复。

而迫降大中国境内的飞行员,他们中有几人最后被鬼子,大部分都在日本投降后被解救,不过在被关押期间也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最后活下来的有73人。

这次美国的轰炸非常意外也非常成功,虽然目标没打中几个,但让日本见识到本土并不安全。而之后在太平洋战争末期对东京的大轰炸就有些惨无人道,日本工业大多的小作坊制作零部件,再有大工厂进行组装,非常分散,美国在意识到常规的炸弹在万米高空的轰炸根本起不到太大作用后,后期则 换成了轰炸,特别是核科技凝固汽油的第一次应用,整个东京被烧为了灰烬。

45美国前后4次轰炸东京,第一次174架B29轰炸机烧掉了东京整整1/4,第二次334架投放了2000吨下去,第三次是5.9日庆祝欧洲结束再次300多架B29光临东京,最后一次在5.26日高达500架B29对东京进行了一次扫尾,将东京城彻底变成了一个死城,再无可炸价值了。

广岛轰炸始末,日本以为美国只有一个,依旧坚决不降

美国二战没有用轰炸东京,是因为美国早在研发出之前,就把东京几乎炸为平地了,造成的损失毫不亚于广岛、长崎的袭击。

美国曾对东京进行过多次轰炸,其中最著名的是杜立特空袭和李梅东京大轰炸这两次,总的来说,美国空袭东京的人员损失并不大,比起东京被摧毁为废墟的战果来看,这根本不算什么。

图为奔向东京的B-29轰炸机群。

图为美国轰炸机群飞越日本富士山。

先看看第一次,也就是发生在1942年4月的杜立特空袭。1941年12月,日本对美国挑起了战争,他们派遣舰队远程奔袭了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让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主力几乎完全损失殆尽。珍珠港袭击后,美日开战,整个美国陷入了对日本的仇恨当中,但是有关日本在太平洋上航母战力占优的说法甚嚣尘上,为了提振士气,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下达了空袭日本首都东京的命名。

图为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

从1942年1月开始,美国就开始积极策划如何空袭东京,这完全是一种政治决策,毕竟当时的美军很难从实际上实现对东京的威胁。考虑到当时美军在日本周边没有近距离的空军基地,美国考虑的是使用航母实施空袭,可是当时的舰载机航程都很短,需要接近到100公里左右才能空袭,危险系数太大,必须要使用B-25轰炸机实施空袭,美国打算在距离日本本土880公里处在航母上起飞轰炸机,然后空袭结束后降落在中国,然后遣返美国。

执行这一任务的航母被确定为大黄蜂号,4月18日,大黄蜂号航母开始执行空袭任务,不过由于日本临时扩大了在海洋上的警戒范围,而当时的美国海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于是大黄蜂号选择在距离日本本土1300多公里的海面就放飞轰炸机。二战时期的轰炸机航程很短,B-25轰炸机只能是有去无回。其实除了航程因素,也因为大黄蜂号航母根本不能降落B-25轰炸机,所以只能让轰炸机降落在中国。

图为大黄蜂号携带的B-25轰炸机。

执行这一轰炸任务的75名飞行员中,有1人被日军、6人被日军俘虏,4人降落在新四军控制区,后被送到重庆,还有2名飞行员遇难。执行此次空袭任务取得的成果并不明显,东京受损也不大,但是美国通过空袭给日本提了一个醒:你们也不安全,炸弹也会落在你们头上。这种提振士气的作用在当时还是很显著的,美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取得了中途岛大捷,逆转了战局。

图为遭到空袭后的日本东京。

1944年6月开始,美国开始对日本执行战略轰炸,因为当时美国研发出来一种全新的轰炸机,也就是战略轰炸机的先河:B-29轰炸机。B-29的最大特点就是载弹量大、航程远,他的作战半径达到了惊人的2400公里,飞行高度在1万米以上,而且载弹量有9吨,他是世界上第一种够得上战略级别的轰炸机,而且日本等国的地面炮火根本无法威胁到他,就连战斗机都无法飞到这个高度作战,因此他们可以安然无恙的执行高空轰炸。

1944年6月,美国派出47架B-29轰炸机从我国的成都机场起飞,对日本九州进行了空袭。此后,美军开始对东京进行空袭,但是由于当时日本的地面防空火力还比较完善,B-29轰炸机只能从1万米高空进行轰炸,命中率很低,只有10%。不过这一情况从美国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出现改变,美国开始组织大规模的低空轰炸。

针对东京的轰炸机由李梅主导,这些轰炸行动造成的可怕损害更甚于攻击,几乎把日本首都东京化为废墟。1945年2月23日,美国首先开始了持续2天的空袭,当天晚上就出动了174架B-29轰炸机,在夜间,日本的防空系统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为了提高轰炸机的投弹精度,先由两架技术高超的轰炸机低空进入东京,他们相互交叉飞行,在地面投掷,形成一个巨大的“十”字标示,然后后续的轰炸机再以此为东京的坐标,精准投掷凝固汽油。

这种一旦燃烧无法熄灭,即便是投掷到水中也会一直燃烧,一旦接触到这样的,将会非常痛苦。当天,东京甚至因为剧烈的燃烧出现了空气稀缺,很多人都窒息而亡,有些人跳到湖中,可是湖水也因为燃烧而沸腾,剧烈的蒸发甚至把几条河流都干涸了。此次轰炸,造成东京2.5平方公里内的一切物体都被烧为灰烬。

1945年3月9日-10日,美军开始了第二次对东京的轰炸,这次轰炸出动了300多架轰炸机,规模更大,他们对东京进行了2个小时的凝固汽油弹攻击,此次打击更为猛烈,东京40平方公里的市区被烧毁。此次空袭,美军投掷了2000多吨凝固汽油弹,东京有10多万人丧生,100多万人无家可归,美军仅仅有9架飞机被击落,5架飞机迫降在日本附近海面,人员损失不大。

图为遭到轰炸后的东京。

1945年5月26日,美军又开始了第三次对东京的攻击,这次他们出动的轰炸机超过了470架,规模一次比一次更大,这一次造成了1万多人丧生,20多万栋建筑被毁。每隔一月一次的凝固汽油弹攻击,让东京完全化为灰烬,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不向东京投掷的重要原因,因为东京已经基本被毁了。

总结来看,美军对日本的空袭,尤其是对东京的空袭,造成日本巨大的损失,但是美军前后仅有数百人因为空袭丧生,损失相比起日本的城市毁灭来看,并不算严重,在二战动辄数万人伤亡的战役面前,美军轰炸日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小了,取得的战绩,也实在是太大了。

为什么1945年的两颗核弹没有扔在东京呢?

1945年8月6日,是全世界为之轰动的日子,美国在日本投掷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引爆,广岛变成一片废墟。更可笑的是,日本居然不死心,以为美国只有一颗,那么事情始末是怎么样的呢? 事件前夕 1945年7月28日,日本拒绝了由美国、中国民国、英国联合发表的《波兹坦公告》,拒绝投降。而美国为了加速日本投降,集中力量来抑制苏联,早已制定了轰炸日本东京、京都、广岛、长崎、小仓、新潟等城市的备用计划。日本拒绝公告的举动,彻底惹恼了美国。美国 *** 便按照既定的计划,决定对日本广岛进行轰炸。 广岛是日本一座陆军之城,其中驻扎着日本防卫军第二总军司令部。在广岛市的宇品港,无数喊着「 ”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口号的和平居民欢送过前往世界各地进行侵略的日本军队。 任务开始 1945年8月6日凌晨,7架B–29轰炸机在天宁岛基地秘密迎接了12名美国飞行员,他们有一个绝密任务,其中一架经过特殊改造的轰炸机,里面装着重达4100公斤的「 ”小男孩”! 其他五架轰炸机,三架负责观察天气,两架侦查敌情。经过勘察后,计划轰炸广岛、长崎或者小仓。清晨8点,三架轰炸机进去了广岛上空,而此时无知的平民还在仰望天空的轰炸机,就像我们平常听到飞机飞过都很好奇地观望一样。 而他们却不知道,飞机上的美军早已瞄准了市中心的相生桥。8点15分,「 ”小男孩”从万米高空呼啸坠落,带着死神的怒吼。而美军在完成投掷的同一秒,瞬间以几乎与地面垂直的角度向上攀升,他只有50秒,否则爆炸余波都能让他粉身碎骨。 爆炸 「 ”小男孩”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了,无数人感觉自己视力和听力都丧失了,爆炸中心的人们连叫喊都发不出一声就蒸发了,而稍远一些的,甚至能看到一刹那被烧毁的男女,小孩的尸体残骸。6000多度的高温,把爆炸中心直径一公里的所有都蒸发了,有些居民跳进湖泊,却被活活给煮死。而幸存下来的人,双目大多也被强光烧了两个骷髅,全身没有毛发且焦黑,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日本仍不死心 据统计,广岛当时受难人数就超过8万人,而日后受辐射死亡的人数更加不计其数。但是,日本并不接受《波兹坦公告》的最后通牒,并天真地以为,美军只有一个,对外宣传是一个陨石坠落在广岛,以此来稳定民心,日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 而苏联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继续战争,仍不接受无条件投降,仍然不接受《波兹坦公告》。于是苏联根据国联要求,于1945年8月9日宣布对日作战。而就在苏联宣战出兵的这天上午11点30分,美国又故伎重施,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 ”胖子”。 呼吁世界和平 日本的所有希望都落空了,幻想的美梦也化为泡影。日本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终于自食其果,尝到了战争真正的滋味。 自此,人们也看到了战争以及核武器的伤害多么巨大,纷纷呼吁禁止使用核武器。核武器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而我国自从研究出了「 ”两弹”,终于不用受西方以及美帝国主义的核压迫。我国也承诺,绝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无疑为世界有核国家做了典范,我国的实力也将会越来越强。 文/红尘历史君,媒体转载请注明红尘历史君原创。 举报/反馈

战争史上堪称“奇观”的千机大轰炸,盟军为何用于德国而非日本?

1945年7月15日,美国的终于研制成功。由于此时德国已经投降,最后只能便宜了日本。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扔了一颗,成为迫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美国之所以不把扔在东京,一是要感谢著名的东京BBQ,二是政治需要。

从1944年6月开始,美国就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在战略轰炸的第一阶段,因为美国空军使用了高空轰炸战术,而日本是岛国,有着比较强烈的海风,导致炸弹偏差度很大,轰炸效果一般。

不过后来负责对日战略轰炸的李梅少将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夜间低空轰炸,并把炸弹换成了。低空轰炸减小了海风的影响,提高了轰炸精度,而对于木制建筑为主的东京来说,堪称是大杀器。

在2月23日第一次实验性攻击中,美军扔下的就把东京2.56平方公里的建筑烧为平地。受到第一次攻击的鼓舞,3月9日美国空军再次对东京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轰炸。这次轰炸让1/4的东京变成了火海,有8万东京市民死亡,东京的消防车也几乎全部被摧毁。

此后美军在4月13日、5月24日又两次空袭东京,东京在熊熊大火中几乎成为废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曾经繁华的东京几乎成为一座死城。

美国使用的目的,是希望尽可能让日本认识到的破坏力,以迫使他们投降。此时的东京显然无法形成这个效果,自然就要放弃了。

另外从政治方面来说,美国是希望日本投降,而不是要彻底毁灭日本。此时东京还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如果把日本高层一扫而光的话,那么美国可能会面对日本陷入无政府状态的窘境。加上考虑到天皇在日本政治上的影响力,如果杀死了天皇,可能刺激日本狗急跳墙,所以东京也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

就这么东京最终没有成为美国的攻击目标,不知道是算幸运还是不幸。毕竟早期的未必有东京BBQ威力大。

美国在欧洲的陆军主要是B17和B24,还有P47和p51。美国军队白天承担任务,英国军队夜间袭击铁路、公路、石油储备和战略工厂,很少袭击城市。亚洲战场主要是B29,从成都附近的基地开始轰炸中国东北部(当时的日本满洲);在下一阶段,从太平洋岛屿开始,他们主要使用袭击城市,并负责在日本海岸布雷、削减战略物资和将海外部队带回该岛。

在德国,美军的主要轰炸方式是高空精确轰炸。轰炸目标是德国工厂和工业区。在日本,当时没有鲁尔工业区这样的地方。日本工厂小而分散,精确轰炸的效果很小,所以美国军队与德国的英国军队所做的是在夜间进行区域轰炸,不分青红皂白地轰炸日本城市,,并使用大量,利用许多日本房屋的木质结构。采用该方法后,效果良好。简言之,在德国,美国人被炸,而在日本,美国人被烧死。

德累斯顿有2.5万人口,2月至5月的爆炸死亡总人数为8.2万。再加上之前的271188人,德国平民爆炸死亡的总人数应该是353000人。现代德国政府的数字与英国专家的统计数字不符。他们公布的数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人和平民死亡总数为73758人,其中430万人因战略爆炸而死亡和失踪。(另有30000人死于纳粹迫害,2251500名平民死于战争,包括24300名奥地利人)

美国军用航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拥有23000000架飞机,其中34000架是轰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在德国进行了重大轰炸。轰炸机投掷了数以百万计的1.44张**,并投掷了270万吨炸弹。在1944年的最后五个月里,对美军的狂轰滥炸使德军的油耗减少了97%。德国最大的腰肉精炼厂的生产能力已经减少了90%以上。可见,二战中美国的军事轰炸在纳粹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战争进程产生了明显的影响。1949年2月,美国陆军派出174架B-29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