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情侣有哪些

2.射击的捷克、美国的艾蒙斯夫妇怎么是两个国籍的

3.赛场上有哪些情侣档/夫妻档?

4.求奥运感人事迹

5.某个运动员的感人事迹

6.马修·埃蒙斯的参赛经历

奥运情侣有哪些

埃德蒙奥运会-08年奥运会埃蒙斯夫妇

林丹 谢杏芳:

相约08双夺冠

“2008年奥运会上夺取男单和女单冠军,将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详细>>

蔡赟 王娜:

08期待喜上加喜

本来已经计划去年年底领取结婚证的蔡赟和王娜,最终还是决定将结婚推迟到奥运之后。

详细>>

张洁雯 钟腾福:

甜蜜“跨国恋”

相恋四载,有望在奥运会后完婚,国手张洁雯的甜蜜恋人竟是马来西亚羽毛球队的钟腾福。

详细>>

谭雪 王敬之:

让奥运见证爱情

这对剑坛情侣的心愿是,力争在奥运赛场上为中国击剑创造新辉煌,让奥运的辉煌见证他俩的爱情。

详细>>

王海川 刘亚男:

携手走过十年

或许二00八年我们会看到刘亚男与王海川以共同的喜悦,结束他们十年的爱情慢跑。

详细>>

李宗伟 黄妙珠:

大马羽坛神仙眷侣

李宗伟是中国男单的头号敌人,而逐渐崛起的马来西亚女单头号选手黄妙珠也成为了中国女单的头等威胁之一。

详细>>

纽贝里夫妇:

领军澳洲跳水队

谈到妻子,罗伯特的脸上便会溢满幸福。他说,两人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还得感谢**。

详细>>

伯蒂奇萨法洛娃:

捷克情侣携爱前行

用“青梅竹马”来形容伯蒂奇和萨法洛娃正是再恰当也不过了。他们从小就在同一家网球俱乐部打球。

详细>>

埃蒙斯夫妇:

射坛情侣比翼双飞

马修.埃蒙斯和他的妻子卡特琳娜.库尔科娃相识于在04年雅典奥运会,每次大赛都成为他们约会的最佳机会。

详细>>

姚明 叶莉:

海拔最高奥运恋人

如今的姚明是国家队的主力,而叶莉虽然不参加奥运会,但现场为丈夫助威则理所当然。

详细>>

杨威 杨云:

能文能武模范情侣

杨威实力不容小觑,而杨云也有望作为特约记者现场采访杨威,为情人打气。

详细>>

郑智 邵娜:

幸福低调的一对

郑智在进球后会亲亲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那是他和她相知、相爱的写真。

详细>>

李小鹏 李安琦:

体操王子越洋之恋

“当她第一次出现在视线中,我感觉整个时空都停止了转动……她就是我想要的女孩。”

详细>>

朱芳雨 胡美:

雅典开花北京结果

四年后的今天,朱芳雨已经决定在奥运后正式迎娶胡美过门。

详细>>

马琳 张一:

低调中进行时

男大当婚,一心扑在乒乓球上的马琳也有了伴侣,她就是青年演员张一。

详细>>

费德勒 米尔卡:

八年之痒见证爱情

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上,19岁的费德勒,22岁的米尔卡,瑞士网球队的男二号和女二号相遇了。

详细>>

孟关良 徐锋月:

她给了我最大支持

“这几年为了我的事业,她受了太多委屈。”

详细>>

陶菲克 阿咪:

坏小子变身好男人

如今的陶菲克一心放在女儿和妻子身上,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好男人。

详细>>

周苏红 汤淼:

两个人的奥运梦想

原本共同征战赛场的排坛夫妻一夜间遭遇"天灾人祸",如今只能由周苏红只身实现两人曾经的奥运梦想。

详细>>

王楠 郭斌:

默默相守爱情誓言

第一次的相遇竟然是这样的突兀,突兀得有些浪漫。一段姻缘也因此播下了萌动的种子。

详细>>

高崚 吴圣:

奥运后补做新娘

奥运会后,高崚表示自己要拿出三个月的时间休息和筹备婚礼。

详细>>

杜丽 张付:

带着梦想出征

对于这位超级射手来说,为中国代表团实现奥运首金是他们最好的爱情见证。

详细>>

程瑞 杨维:

秘密的羽毛球恋情

程瑞的奥运会之梦虽然远去,但他还有另一个梦想——女友杨维卫冕奥运会女双冠军。

详细>>

郭晶晶 霍启刚:

晶美人的爱情传说

四年前,霍启刚对这位跳水皇后一见倾心,主动出击。四年后,他们的爱情会开花结果么?

详细>>

孙甜甜 张鹏:

事业爱情两不误

两人在省队训练时相识相恋。大甜甜四岁的张鹏堪称一个“绝世好男人”。

详细>>

冼东妹 刘波:

将陪练变成丈夫

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冼东妹就这样把陪练“摔”成了男友,“摔”成了丈夫。

详细>>

谷亮子 谷佳知:

柔道家的奥运情缘

谷佳知和谷亮子是在八年前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时认识的,两人第一次交谈是在洗衣房内。

详细>>

李娜 姜山:

生命中重要的人

“能有今天的成绩,姜山的功劳最大,没有他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我。”

详细>>

郑洁 张宇:

夫妻档事半功倍

他们这一走就是一路,这路上有鲜花和荆棘,但是爱让这条路总是洒满了阳光。

详细>>

张宁 于洋:

爱情缔造羽坛传奇

为了雅典奥运,两人将婚礼推迟。为了北京奥运,他们再度推迟了要孩子的计划。

详细>>

刘国梁 王瑾:

“瑾玉梁缘”

这对乒坛情侣相恋14年才修成正果,2006年8月18日结下一份“瑾”玉“梁”缘。

详细>>

马文广 姚颖:

执手同走奥运路

二人的感情是从"革命同志"开始的,共同的志向让二人在奥运路上迈出了愈加铿锵的步伐。

详细>>

王义夫 张秋萍:

让奥运见证爱情

他们是一对传奇夫妻,1983年相识,1988年携手亮相奥运赛场。如今人到中年的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奥运征程。

详细>>

邓亚萍 林志刚:

坎坷的马拉松爱情

2004年10月,中国女子乒坛的传奇人物结束了马拉松恋情,与同样是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林志刚步入婚姻殿堂。

详细>>

古稀老夫妻

同当奥运志愿者

73岁的刘炳勋大爷和71岁的王淑芬大妈互相鼓励,准备共同当好这个志愿者,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满意。

详细>>

记者刘璇采访奥运

王弢全力支持

“我已经认定刘璇是我的结婚对象了,我要为她设计一个最浪漫的求婚仪式!”

详细>>

具体参见: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射击的捷克、美国的艾蒙斯夫妇怎么是两个国籍的

女爱蒙斯:捷克人(嫁给男爱蒙斯之前,跟美国没有任何关系)

男爱蒙斯:美国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跟捷克也没有任何关系)

让卡特琳娜改姓的,却是因为一段跨国姻缘。而她的丈夫,正是昔日的美国射击“神童”马修·埃蒙斯(Matthew Emmons)。这位80后的美国选手少年成名,曾创造了50米三姿项目的少年世界纪录,并在2002年和2004年世界杯决赛中夺冠。

然而,让大多数中国人记住这个名字的,恐怕还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在该项目决赛最后一枪的脱靶。正是凭借他的这个“匪夷所思”失误,使得近在咫尺的奥运金牌转而砸在了贾占波头上。

四年之后的今天,在女子10米气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当年的那个“冤大头”埃蒙斯,就紧挨着坐在记者的身旁。他就是那样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深情地望着台上的妻子——卡特琳娜·埃蒙斯。略加观察,他当年的少年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突显沧桑和阳刚的胡茬,以及历经风雨之后的沉稳持重。

在发布会之后,稍显内向的马修,终于向记者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异国情缘。1981出生的马修今年27岁,美国国籍;妻子卡特琳娜,生于1983年,今年25岁,捷克国籍。两人在雅典奥运会上相遇相知,并从此相爱,最终于去年夏天完成爱情长跑,喜结良缘。

谈起他们的这段情感,就不得不提起雅典奥运会。回首当时那遗憾的一幕,马修似乎有些无奈,又有些习以为常:“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至少回答了有一百次了。因为所有关注我的人都会问我同样的问题——马修你当时到底怎么了?”

马修说,在雅典奥运会最后一枪脱靶之后,他极其郁闷,心情坏到了极点。晚上在和教练以及队友参加酒会时,也是郁郁寡欢。“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别人也不知道上前说什么,我只想着赶紧回家,好好睡上一觉。”

“这时候,她走了过来,和我喝了一杯。还说我的那一次失误也让她感觉到非常难受。我非常感激她,并相互有了好感。不久以后,我们就开始约会。你知道,那种恋爱的感觉真的非常奇妙。”说到这儿,马修用了“We enjoy each other.”来形容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感觉。

古语有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马修恰是靶场失意,情场得意。“爱情女神在那次比赛之后登场了。我失去了一枚金牌,但是我收获了最甜美的爱情!”说到这里,手捧着妻子漂亮的冠军花束,马修俊朗的面容上也写满了幸福。是啊,在一个巨大的遗憾之后,生长出了一朵无比美妙的爱情之花。这个故事简直浪漫的不能再浪漫了,但这确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谈起这段奇特的异国情缘,以及丈夫马修,刚刚夺金的卡特琳娜自然是一脸的幸福。“在雅典相识之后,我们从2005年开始恋爱。两年之后,终于在2007年的6月30日结婚了。现在,我们就像是一个团队,彼此鼓励,互相帮助,他给我了非常大的动力。神奇的是,无论训练还是比赛,只要有他在场,我的精神就会更加集中。或许这也是我打出好成绩的原因之一吧。”说到这里,卡特琳娜下意识地望了望不远处的丈夫,再次笑魇如花。

赛场上有哪些情侣档/夫妻档?

赛场上有许许多多的情侣档或者夫妻档,她们往往都是整个赛场关注的焦点。

每次奥运会或者是其他大型比赛赛事,媒体都会对其进行报道。

那么来说说具体都有哪些情侣档、夫妻档。先来说说我们中国体育史上第一对夫妻档,那就是十米气冠军的杜丽和庞伟夫妇。

两个人都是中国国家射击队,两人在2009年结婚,是名副其实的姐弟恋,杜丽比庞伟大三岁。

两个人共同征战奥运会,并斩获一定数量的金牌。

还有就是去年的时候被广泛关注的出轨门事件的主人公---林丹,林丹的老婆叫谢杏芳,两个人同是中国羽毛球国家队队员。

谢杏芳出生在广州,从小就有着非凡的羽毛球天赋,后来被国家队教练发现,让她加入省队,她就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后被选入国家青年队,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就获得了一场比赛的冠军,随后在许多大型赛事都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2009年她正式宣布退役,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和林丹登记结婚。

12年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去年十一月林丹出轨门事件爆发,林丹和内地女模特酒店开房并且捏臀,行为亲昵。

林丹在妻子怀孕之间劈腿女明星,对婚姻不忠,当时还刚生下孩子不久的谢杏芳并没有像别的女人一样选择,而是选择了原谅对方。

可能她也早已知道林丹出轨的事情,她在微博发表说支持这个敢于担当的男人。

称我们一家人会支持这个敢于担当,知错会改的男人,感谢朋友和球迷的关心,我们一家人风雨同舟。这个事件就这样结束了。

还有一对夫妻档来必须说说,那就是申雪和赵宏博。

两人同是中国花样滑雪国家队队员,2007年两人正式在北京注册结婚。

2010年,两人已经总共在一起合作了将近20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获得了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花样滑雪冠军。

中国在世界级的赛事中,花样滑冰这个项目一直成绩不太理想。

经过两个人长期的刻苦训练和不断学习,不断的创新动作和形体表达,使得技艺越来越精,动作越来越完美。

终于在2002年的世锦赛取得了第一枚冠军金牌,这也是两个人运动生涯的第一枚金牌。2010年两个人举行了婚礼。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我国赛场上的夫妻档。

求奥运感人事迹

最感动的奥运瞬间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最留恋的瞬间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爱却在这一吻中完全倾注了,这是不舍,是留恋,是遗憾。

最真挚的瞬间

日前,三名外国人在开幕式上救助一名晕倒的中国女孩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各大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现在经过多方努力,这三位无名英雄的姓名终于被查实,他们分别是:波兰代表队首席医务官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队医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皮划艇女选手贝娅塔·米科瓦伊奇克。为此,他们错过了奥运会点火仪式。但有网友留言说:“这张照片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将人们连在了一起,不论种族、文化和语言。”

最委屈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卫冕冠军朱启南在决赛中慢热,而宾德拉决赛中发挥出色,他后来居上以700.5环的成绩夺取金牌,朱启南依靠最后一枪逆转获得银牌。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中国首次丢失这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亚军得主中国射击队员朱启南不禁失声痛哭,内心亦喜亦忧之情完全释放出来。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执着的瞬间

8月18日,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05米。这是这位跳高女王第24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无疑是田径第四个比赛日最完美的“收官”。助跑、撑杆、跃身、过杆……伊辛巴耶娃翩然而起,一气呵成,5米04的前世界纪录顿时成为过眼云烟,全场呼声震天。“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最勇敢的瞬间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最悲壮的瞬间

8月18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他失去了他的北京奥运会。无数关注刘翔的中国网民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后,互联网上顿时沸腾了。短短一个小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网民们从震惊、疑惑转为遗憾、理解。他们在为刘翔因伤退场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努力与伤病作斗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在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泪洒现场,让关心和支持这对师徒俩的网民们心酸不已。“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心声。他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数的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再一次站上跑道,依然给中国人带来感动。

最温馨的瞬间

冼东妹赢了,以微弱优势战胜朝鲜选手,实现了自己在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中的卫冕。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妈妈”,同时也是世界女子小级柔道界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实现卫冕的选手。夺冠后,冼冬妹挥舞着双手,任眼泪在空中挥洒飞。成功卫冕的东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就多么伟大,而是哽咽着向女儿保证:“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冼冬妹对着电视镜头说:“女儿,妈妈一年多不在身边,你还好吗?你想妈妈吗?”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感人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取得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场胜利。赛后,栾菊杰在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布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50岁的栾菊杰是北京奥运会参加击剑比赛的所有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更为特殊的是,栾菊杰是中国首枚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1984年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冠军。在她之后,中国击剑24年再没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退役20年后,已到半百之龄的栾菊杰复出了,虽然没能像24年前的洛杉矶一样所向披靡,半百老将复出挥剑征战奥运精神足以让世人敬佩,虽然24年后的体力已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然而,就像她说的,“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最激动的瞬间

12日上午,当小将邹凯结束单杠比赛稳稳落地,国家体育馆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男子体操队六名队员紧紧拥抱在一起,提前庆祝这一枚已经等待了四年之久的男团金牌。经历过“雅典之痛”的杨威、李小鹏、黄旭在赛后第一时间相拥而泣。忆起四年前的惨痛经历,杨威十分感慨,更令他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男儿泪”。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也向世人骄傲的宣布“王者回来”,体操队的几个帅小伙子哭成一片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百感交集的瞬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女子50米三姿的决赛中,杜丽终于完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她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北京奥运会,杜丽两次出战,两次落泪。短短五天,她尝尽了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悲凉与温暖。在重压下憾失首金的杜丽,当天首枪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用一块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领奖台上的她,百感交集笑中有泪,场面感人至深。

最想哭瞬间

“今天的这枚金牌,我想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献给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在夺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金牌后,曹磊红着眼眶哽咽着说。昨天下午,曹磊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次奥运会获得的第23枚金牌,同时填补了中国女举在奥运 会各个级别冠军的最后空白。而此刻,离乡背井十余年的曹磊,只能用奥运金牌告慰去世不久的母亲。为了这枚奥运金牌,母亲的噩耗,曹磊的爸爸整整瞒了两个月。夺冠后曹磊哭了,这是长时间以来压抑的悲痛,也是对不久前去世的母亲的怀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终于站上了世界最高荣誉殿堂,把这一块最宝贵的奥运金牌献给了已逝的母亲。

最动容瞬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相差巨大,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小英雄,他们正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他们的同时出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具风度瞬间

在8月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中国选手陈一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16.600的高分足以让陈一冰提前庆祝胜利。但是他在赛场上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们看到了金牌意外的可贵。 就在观众用排山倒海般地喝彩声为“吊环王”祝贺的时候,陈一冰却颇有大将风度的将手指放在嘴前,示意观众安静下来,因为后面还有一位选手即将登场比赛。此时的陈一冰,没有因激动而忘记运动员的职业素养,他的心里想着对手,这也许就是一位冠军的大度与坦然,陈一冰在尊重对手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荣誉有归属,运动无国界。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只有“我和你”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友谊、促进和谐,才能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因此,陈一冰的“涅氏风度”比金牌更有魅力,更值得每一个人学习。陈一冰好样的,你不仅是我们看到了金牌,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度,看到了闪光的奥运精神。

看了这些故事我真的很感动,特别是第一个,我都流泪了。在奥运期间其实有很多的故事,基本每一个金牌都由眼泪和汗水换来的。也希望我们奥运健儿们继续加油。。

中国加油!!!!!!!!! 奥运加油!!!!!!!!!

某个运动员的感人事迹

第一感动我投给了栾菊杰的“祖国好”。

8月11日,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

·布贝克里。栾菊杰获胜后高举“祖国好!

一个中国人无法抑制这一时刻的眼泪,也正是像栾菊杰这样千千万万在海外仍然热爱着我们祖国,才使我

们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

第二感动我投给了射击天才埃蒙斯夫妇的一个拥抱。

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射击天才埃蒙斯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

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

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

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

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他的这位射击冠军夫人卡特琳娜·埃蒙斯拥抱献吻安慰埃蒙斯,

上演感人一幕。四年前,雅典奥运,埃蒙斯脱靶后,是卡特琳娜的开解让埃蒙斯重新振作,并结为夫妇。

正如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这显然是一个失败,但美国小伙子说,我会回来,我还会夺得金牌。这是一

种精神,体育精神不仅仅是金牌和胜利。这种绝不放弃、拼搏到底的精神,最让我感动!”

第三感动我投给了德国运动员马蒂亚斯·施泰纳在最高领奖台上时和已经亡故的妻子苏姗的合影照片。

8月19日,和德国运动员马蒂亚斯·施泰纳一同出现在最高领奖台上的还有他美丽妻子苏姗的照片。照片

中,他去世的妻子甜美地笑着,而施泰纳却哭了。这位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冠军要把这枚北京奥运

会最“重”的金牌献给亡妻“你在天堂能看见吗”?马蒂亚斯·施泰纳佩戴金镶玉,手持鲜花和妻子的照

片站在北京奥运的最高领奖台上,这个300多斤的彪形大汉似乎进行着这样的诉说。男儿热泪铁汉柔情,

他用金牌告慰在天堂的妻子。

第四感动我投给了伊拉克运动员达娜·候赛因穿着旧运动服和旧跑鞋在跑道上那令人感叹的场景。

来到北京,他们千山万水,来到奥林匹克,他们春秋冬夏。战争、仇杀、宗教偏见,他们在恐怖的阴影中

追逐梦想:冒着生命的危险买一套装备,穿一件起毛的旧T恤奔赴赛场。当达娜·候赛因最后一个跑过终

点,鸟巢内欢呼热烈掌声连连,一切似乎在诉说:伊拉克运动员,北京欢迎你们,世界期待新的伊拉克。

据说这位在跑道上的女运动员在国内训练时曾被子弹击中过,我们试想如此顽强精神怎能不令我们感动。

第五感动我投给了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筹措医药费而参加比赛的伟大的母亲。

她是一位体操运动员,三十三岁,与无数的比她小一半的姑娘于赛场比肩;她是一位母亲,为了给身患白

血病的儿子筹措医药费,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返回赛场。质疑声中她曾四改国籍,北京奥运会上斩获跳马亚

军。丘索维金娜,用母爱和骄人的成绩突破了人们关于年龄与国籍的偏见,“我永远爱着我的乌兹别克斯

坦”!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伟大的母亲。

第六感动我投给了俄罗斯队的帕杰林娜和格鲁吉亚队的萨鲁克瓦泽在领奖台上一吻。

尽管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局势仍然紧张,但在北京奥运赛场内外,两国选手和观众却抛开政治,真正投入紧

张的比赛中。在8月9日举行的女子10米气手赛中,两国选手首度交锋。俄罗斯队的帕杰林娜和格鲁

吉亚队的萨鲁克瓦泽分夺银、铜牌,二人在领奖台互相探身用俄语交谈,握手致意。萨鲁克瓦泽更走到银

牌领奖台边,亲吻帕杰林娜脸庞,两人一同站上领奖台相拥。这也让我们观众看到“和平第一”的奥运精

神。

马修·埃蒙斯的参赛经历

马修·埃蒙斯(Matthew Emmons,1981年4月5日 - )是一位美国射击运动员。他以成功的少年运动员起步。创50米运动三种姿势少年世界纪录,马修·埃蒙斯在2001年世界杯美国站上曾一人包揽男子三个项目的金牌,随后在2002年世锦赛上获得卧射冠军,并在2002年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世界杯决赛和2004年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世界杯决赛中获胜。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三姿决赛,前九枪领先对手3环之多的马修最后一枪鬼使神差地把子弹打到了别人的靶子上,把近在咫尺的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老将贾占波。给捷克电视台做解说的卡特琳娜目睹了马修的“悲惨”遭遇。“我替他遗憾,我要告诉他我的感觉……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心地善良的卡特琳娜和那个对她来说高高在上的“倒霉蛋”世界冠军,有了第一次真正的对话。两个多月后的世界杯总决赛,卡特琳娜和年长她2岁的美国大男孩马修再次相遇,两人越聊越投机。2007年6月30日,在卡特琳娜的故乡,他们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马修·埃蒙斯不需要想象,任何类似的情节都会让他第一时间回想起2004年雅典,一个炙热如火烤的夏日,一场匪夷所思的悲喜剧。8月22日,埃蒙斯以绝对优势领先进入男子三姿的最后一枪——只要不脱靶,拿金牌就仿佛探囊取物。

于是,像之前的9枪一样,埃蒙斯耐心地端起,慢慢地瞄准50米外的那个黑色靶心,稳稳地扣动扳机——成功将子弹送到了隔壁家伙的靶子上,居然还是一个惊人的10.6环。就此,他有了新绰号“霉运先生”。 2008年卡特琳娜和马修携手来到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虽然为了各自的祖国而战,但两人仍然形影不离,为了照顾这对跨国伉俪,捷克代表团还特意为他们腾出了一个房间。

2008年8月9日,马修·埃蒙斯因为当天没有比赛,所以他陪着妻子从预赛场到决赛场,最后见证了妻子的第一块奥运金牌。“每一块金牌都是令人兴奋的。不过对我来说,这块金牌更让人激动,因为这是她得到的”。赛后,马修望着被团团围住的妻子,语气和缓,但脸上却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2008年8月15日和17日,马修还将参加卧射和三姿比赛。还要参加女子50米三种姿势比赛的卡特琳娜说,“我完成了一半的任务”。不过,她的另一半任务却不是再夺一枚金牌,而是支持丈夫夺得冠军。2008年8月14日,卡特琳娜获得女子50米三种姿势比赛的银牌,中国选手杜丽获得金牌。

赛后生个小射手:北京奥运会之前,两个人已完成大学学业:卡特琳娜从物理治疗学专业毕业,而大学时学会计的马修也顺利地拿到了商学硕士学位。

我无法把她和4年前相比,因为4年前的雅典我们才刚刚相识。不过我知道她肯定成熟起来了。4年前我们相遇时,她才只有20岁。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参加了很多的比赛。”提到4年前,马修语气变得更加柔和。你与妻子谁更厉害?面对这个问题,马修做了一个美国人惯常的动作,耸了耸肩大笑着说:这个问题你还是去问她吧。

埃蒙斯夫妇现在已经成了射击场上的一道风景,每逢大赛两人都会一起出现,互相加油。不少人都有疑问,两人感情这么好,卡特琳娜会不会考虑加入美国国籍和丈夫并肩作战呢?昨天卡特琳娜对此表示否定,不过她不排除以后有这种可能,“目前我想代表捷克长时间参赛,不过这扇门是敞开的,以后的事情无法预料。 北京时间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3x40决赛举行。美国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金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后一轮仅打出了4.4环,邱健凭借最后一枪稳定的发挥以总成绩1272.5环获得了金牌。埃蒙斯仅获第四。

赛后,德国《报》也评论道:“这就是一场悲剧,美国选手埃蒙斯成为奥运会中最不走运的人。”在上届雅典奥运会上,埃蒙斯也是在领先的情况下,最后一枪不可思议的打出脱靶,拱手让出了最后的金牌,在这次的北京,埃蒙斯在最后一枪前领先了3.3环,“这仅仅需要平常的一枪就可以拿走冠军,但是埃蒙斯的心理上再次崩溃,他不可思议的打出了4.4环,而他的竞争对手打出的都是10环左右的成绩。”

在经过了短暂的等待之后,最终的成绩公布,埃蒙斯再次奇迹般的与冠军无缘,“4.4环对于夺冠而言还不够,此前排名第三的中国选手邱健后来居上,拿走了冠军,而埃蒙斯最终只是获得了第四名。”

这一场景至今让罗格记忆犹新:“对于一名奥运会选手来说,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他的妻子赢得奥运会首金的时候,我看见他们拥抱的场面,那是温馨的一刻。然后噩梦来了,他又一次领先,距离金牌非常近,他的手搭住扳机,只要打进7环,就将成为奥运冠军,然而他扣下了扳机,却只命中4·4环。”

罗格这样解释这个故事之于他的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态度,他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我承担责任,但我还会回来,去赢得那枚金牌。他的故事讲述的是,奥运会不仅仅是赢的过程,也是每一个运动员每天向自己的极限挑战的过程。”

埃蒙斯的故事之外,罗格还想讲述有关“手足”情谊的故事:“如果让我讲一则北京奥运会的故事,我会讲发生在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运动员之间的一个场景。那时距离双方发生暴力冲突才两天,他们的运动员却一起站在了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拥抱彼此,我觉得这所体现的体育精神和友谊真正令人动容。” 最后一枪,又一次失准。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男子50米三姿决赛,美国射击选手马修·埃蒙斯再次折在“最后一枪”——在决赛第9枪还领先对手1环多的情况下,埃蒙斯的最后一枪只打出7.6环,将几乎到手的银牌拱手“送给”韩国选手金钟铉,只获得了一枚铜牌。

然而,鉴于已有两次将金牌“拱手相让”的经历,埃蒙斯对这次“失误”显得很淡定。“比赛结束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埃蒙斯说,“任何时候都有站上奥运会领奖台的机会,这种的感觉妙不可言。打出最后一枪后,我低下头想,嘿,我得到了一枚铜牌,真酷。”

来到伦敦,在埃蒙斯拿到铜牌后,妻子卡特琳娜为他打气:“我很钦佩马修能克服一切最终射中目标,因为我肯定没办法做到。”

“曾经有人拿他开一些不善意的玩笑,这让他感到沮丧,因为人们记得他的更多是失败,而非成功。可别忘了,他拥有两块奥运会奖牌,且4次进入了决赛。”卡特琳娜说。

“最后一枪”的悲剧还会再重演吗?至少卡特琳娜不这么认为,“他一直瞄着里约热内卢的10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