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对阵罗马尼亚-波兰对阵罗马尼亚历史战绩
1.德波战争的爆发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2.罗马尼亚3次割地是他“欺国太甚”,还是他“咎由自取”?
3.17日02:45 波兰 Vs 克罗地亚
4.2012揭幕战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
德波战争的爆发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德波战争是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从法西斯德国方面来看,推翻波兰和奴役波兰人民是这次战争的目的?法西斯德国企图通过夺取波兰来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补充军事经济,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从反对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波兰人民方面来看,这次战争带有正义性质?1939年3月21日,德国最后通牒波兰,要求它把但泽割让给德国,并且把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它?波兰拒绝了这些要求?4月3日法西斯德军最高统帅部下达关于制定对波作战的指示?4月11日签署了关于备战的训令?
根据这个训令,拟定了战役?这个战役规定德国武装力量突然入侵波兰,其目的是破坏波武装力量的动员与集结?一方面从西里西亚,另一方面从波莫瑞和东普鲁士实施向心突击,其任务是歼灭位于维斯瓦和纳雷夫河以西的波军主力?法西斯德军指挥部为袭击波兰预先隐蔽地展开了军队集团?在波莫尔和东普鲁士集结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在德国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展开了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
这两个集群分别由第1航空队和第4航空队担任配合?若把对付波兰预备队考虑进去,总共集中了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000架飞机?地主资产阶级的波兰在法西斯德国进攻的威胁面前了1939年3月与英法结盟?在人数和装备方面波军较之法西斯德军大为逊色?波兰为反对侵略者可以出动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2个装甲摩托化旅?近80个民防营,共约100万人?220辆轻型坦克和650辆超轻型坦克?4300门火炮和迫击炮?407架作战飞机?在波兰海军的编制内有16艘战斗舰艇和船只?在战斗行动开始前,波兰武装力量的动员和展开尚未完成?波军指挥部在防御地区展开了24个步兵师,8个骑兵旅?1个装甲摩托化旅?3个山地步兵旅和56个民防营?在战争初期波军仍在继续展开?波军总司令部进行战略防御,阻止敌人,为英法联军准备进攻赢得时间,而在以后根据形势取行动?波军主力沿德波边境展开?
在北边占领防线的是“莫德林”集团军?“维希库夫”战役集群和“纳雷夫”战役集群;在“波兰走廊”是“波莫瑞”集团军;在波兹南省西部是“波兹南”集团军?“罗兹”集团军掩护去罗兹和华沙方向?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维兹?克拉科夫地域集结了“克拉科夫”集团军?保卫南部边界的任务由“喀尔巴阡”集团军担任?
在凯尔?托马舒夫—马佐维茨基?腊多姆地域的第2梯队中有“普里索”集团军?1939年8月31日德国在其与波兰接壤的格列维策城蓄意挑衅以制造进攻波兰的借口?
1939年9月1日4时45分法西斯德军的航空兵对波兰机场?交通枢纽?铁路?经济和行政中心实施突击?预先开到波兰沿岸的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向费斯泰尔普拉塔半岛开火?法西斯德国第4集团军开始从波莫瑞向赫翁诺进攻,突破了波兰“波莫瑞”集团军的防线,并于9月4日前出到维斯瓦附近?
法西斯德国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实施突击,夺取了姆拉法,并于9月7日前出到纳雷夫河?“南方”集团军群向塔尔努夫?克拉科夫?彼得库夫?罗兹展开进攻?波兰的“罗兹”?“克拉科夫”和“喀尔巴阡”3个集团军的抵抗被击破?法西斯德军使用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迅速向波兰腹地推进?波兰“普里索”集团军未完成集结就仓促与突入之敌作战,结果被歼灭?9月8日法西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先遣兵团逼近华沙?海军只有5艘潜艇和3艘驱逐舰冲了出去,并驶向英国和瑞典,其余舰艇被法西斯德国航空兵击沉?波兰再三请求盟国立刻给予支援?
根据军事协定,英法本应以航空兵对德国实施突击并以法军主力对德国西部边境实施进攻?9月3日英法形式上对德宣战,但是实际上没有给予波兰任何援助?盟军指挥部虽在兵力和兵器上拥有优势,但没有取坚决行动?只是在9月9日法军才开始对萨尔实施有限目的进攻,但是根据同盟国最高会议的决定,这一进攻于9月12日就停止了?英法军队始终是消极的,他们违背了英法对波兰许下的诺言且置自身的战略利益于不顾?
其实,英法统治集团之所以背叛自己的盟国,是有其政治企图的,即把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向东引向苏联?法西斯德军继续向波兰境内迅速推进?“北方”集团军群进攻谢德尔?布列斯特,从东面向华沙迂回;“南方”集团军群继续消灭在桑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波军集团,向卢布林实施突击并从南面进攻华沙?波兰的“波兹南”集团军在库特诺地域实施的反突击阻止了法西斯德国第8集团军的前进,但是没能改变总的形势?9月15日法西斯德军占领卢布林,并抵近布列斯特?9月16日“南方”集团军群在弗洛达瓦地域与“北方”集团军群会师?对波军主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9月16日波兰逃往罗马尼亚,置军队和人民的命运于不顾?
自从波兰出逃以后,爱国者继续与法西斯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但这只是一些孤立的抵抗基点?到9月26日在托马舒夫—柳别利斯卡地区一直在进行战斗,莫德林要塞的抵抗持续到9月30日,而波兰的守备部队直到10月2日还在海尔半岛上作战?被包围的华沙的保卫者尽管遭到法西斯飞机的猛烈袭击,但仍坚守防线达20天之久?10月的头几天在波兰的战斗行动就结束了?波军死6.6万人,伤13.3万人,被俘近42万人?波兰居民遭到巨大牺牲?仅华沙就死近2.5万人,数万无辜公民受伤?在法西斯德军实行的大中有1万波兰人被枪杀?法西斯德军的损失:死1万余人,伤3万余人,失踪3400人?
波兰的失败暴露了波兰资产阶级地主的软弱无能,它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推行的内外政策,奉行反苏路线,拒绝同苏联结成防御联盟?经济上军事上软弱的波兰不可能经得住同德国一对一的力量悬殊的斗争?波兰取与英法结盟的方针证明是靠不住的?
德波战争暴露了战争初期各次战役内容及其性质的变化?法西斯德国在实施动员和展开其武装力量的措施中,用了先发制人的方法?德国武装力量对波兰取的军事行动证明,预先编制的陆军和航空兵集团实施突然密集突击有显著作用?在战争过程中,坦克和空军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为了冲破对方防御和扩大战果?在这次战争中,首次使用了在航空兵密切配合下行动的大的快速兵团——坦克师?坦克军和摩托化军?出现了以快速兵力向防御纵深实施迂回和包围敌人的机动的条件?这为扩大进攻战役的深度和提高进攻战役的速度创造了条件?
罗马尼亚3次割地是他“欺国太甚”,还是他“咎由自取”?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家好,我是青史回声,解读千年历史。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个小国罗马尼亚的屈辱历史。
如果我说有这样一个人,家里挺有钱,但没本事守着这笔财富,于是拜了个大哥,原以为有大哥罩着着,但没想到大哥不仅没罩着他,反而把他房子的一半卖给了另外一个小弟,更欺人太甚的是,还要他出钱出力替大哥卖命!这叫什么事!这人咋会干这种蠢事?唉,还真的有这样的人,不对,不是认,而是一个国家!
这个奇葩的国家就是号称是“古罗马帝国的后裔”的罗马尼亚(他自封的)。
现在的罗马尼亚
既然要谈到罗马尼亚的屈辱史,得要先聊聊他的“光荣”历史(有屈辱,当然就有光荣喽)。罗马尼亚的“光荣”历史,那得要从一战开始说起。得从哪说说起呢?就从这儿开始:
一战,罗马尼亚也算是站对了队伍,在一战爆发前,就加入了英法俄协约国。一战爆发后,罗马尼亚就在背后摇旗呐喊。而作为英法在中欧地区的主要“代言人”,罗马尼亚在一战结束后,可谓是风头无两啊!
作为战胜国之一,罗马尼亚也在英法屁股后面捞到了一些好处:当时作为战败国的奥匈帝国被分裂成奥地利和匈牙利,德国国内也陷入一片混乱,再加上俄国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正是百废待兴,无暇顾及国际上的争端。因此罗马尼亚在中欧地区威风了一把!首先他趁俄国(当时还是苏维埃)还在处理国内事务,硬生生将比萨拉比亚“这块肉”抢到了自己手中。俄国他都敢惹,更别说中欧其他小国了!一个战败国之一保加利亚,一个奥匈帝国分裂成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也放过他们,从他们国土上,抢下了特兰西瓦尼亚和南多布罗加。自此,罗马尼亚的国土面积达到了鼎盛,俨然成为中欧第一强国。(给他一点阳光,他就灿烂!)
可是我们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你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一下子把俄国、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这三个邻国给得罪个遍,他们失了势还好说,可是风水轮流转,保不齐他们哪天就得势,找你算账!果不其然,还不到二十年,欧洲局势就瞬间发生了变化!
西边的德国在的独裁之下,颇有想一血一战之耻的念头,而东边的俄国(之后用苏联代替)在实行两个五年后,国力大幅度上涨,其工业产值一跃位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中欧第一强国的位置还没坐热乎几年,恐怕马上就要被赶下去,弄不好还有灭国之险!
罗马尼亚一想:不行,英法靠不住了(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英法对德国取绥靖政策,纵容德国扩张),得另找山头。东边的苏联,不行!比萨那比亚那笔账,苏联还记着呢,投靠他?跟送死没啥区别!德国?毕竟我们皇室还来自于德国贵族呢,算起来还是亲戚,而且每年还有许多商贸往来。这一想,就拜在德国这个码头上吧,不过先等等看,看看形势再说。
之后的形势: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一夜之间,波兰全境沦陷!1940年,德国绕开马奇诺防线,从比利时境内进攻法国,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法国投降!
二战期间的欧洲大陆
而这时的苏联也来参与一把。看到罗马尼亚原先的大哥法国战败投降,觉得机会来了,强令罗马尼亚割地,否则打进你家门!不过也不能不分缘由吧,所以苏联找了一个很多国家都屡试不爽的借口:打着为乌克兰做主的名号,要求罗马尼亚归还自古以来属于乌克兰不可分割的领土——比萨那比亚和布科维纳。为了行使“正义”,苏联觉得出兵占领比萨那比亚和布科维纳。
一方面德国势如破竹,另一方面苏联咄咄相逼。罗马尼亚觉得自己该做出选择:以他丰富的油田作为重要的战略,请求德国同意他加入轴心国。
可是罗马尼亚万万没想到,这比割地给苏联更是一条屈辱的道路!
原以为跟着德国能够免受苏联侵扰,可是事情没没有想得那么好。之前我们讲到罗马尼亚在一战后抢走了特兰西瓦尼亚的一大片领土,而匈牙利可是德国最忠实的小弟:最早一批加入轴心国,而且同为法西斯政体。你说德国能不为自家小弟出头吗?你罗马尼亚一个刚加入的小国,要不是你的石油,我才不搭理你!不过既然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有矛盾,那就这样吧,我来替你们决定:特兰西瓦尼亚这块领土,你们两国一人一半!不要着急,苏联土地多的去了,只要打下苏联,他靠西领土,都归你。但别高兴得太早,作为条件,你得出兵替我征战,除此之外,你的油田暂时归我们轴心国所有,占用你油田的钱,先分期,就这样说定的,散会!
这不就是明摆着硬抢嘛,可关键形势所迫,罗马尼亚只好答应了。不仅派了50万军队奔赴战场,而且也把自家油田向轴心国成员开放。
这还没完,既然你割了两次地,那么第三次也不介意吧。和罗马尼亚有曾经领土争端的保加利亚,看到罗马尼亚已经成为了欧洲的谁都可以欺负的“小绵羊”,于是也要求他还回之前的南多布罗加,不还,直接告诉老大哥德国。罗马尼亚怎么敢告诉德国,于是罗马尼亚在1940年10月第三次割地。如果苏联、匈牙利要求割地,还能说得过去,毕竟一个打不过,另一个有大哥撑腰,可是保加利亚有什么?就是个按兵不动,风往哪儿吹就往哪儿倒的小国家,连他都狐虎威,仗着德国的势,逼罗马尼亚退步。
所以也就在1940年一年之内,罗马尼亚共签了三个卖国条约,割让了全国领土的近40%,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还是割给自己“盟友”,真是前所未有!这是盟友呢?还是敌友呢?不仅没捞到好处,反而到处割地?罗马尼亚这“盟友”做得真憋屈!
罗马尼亚被割让的领土
从罗马尼亚种种屈辱事迹看,好像是一个小国在大国之间的博弈下,所发生的种种无奈之举。可是仔细一想,这完全是罗马尼亚咎由自取!如果不是他在一战后对邻国领土大肆掠夺,也不会造成后来的局面。更关键的是,他没有对抗强权国家、法西斯主义的勇气,甘愿投靠,导致两方都不讨好。最后作为法西斯的帮凶,罗马尼亚原来的被推翻。自作孽,不可活!
17日02:45 波兰 Vs 克罗地亚
看完你就知道了,分给我。
C组出线分析-荷兰输球可做掉意法
今天凌晨,C组结束第二轮角逐。焦点战役,荷兰队出人意料的4-1大胜法国队,两战全胜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提前一轮杀入八强。而剩下的三支球队法国队、意大利队和罗马尼亚队将争夺小组另一个出线名额。有意思的是荷兰队尽管已提前完成小组第一的任务,但他们将决定小组另一个出线名额的归属。
死亡之组的确令人琢磨不透,除了荷兰提前锁定小组第一之外,其余三支球队都有出线的机会。目前C组的积分如下,荷兰积6分位列首位。罗马尼亚积2 分排在小组第2,法国和意大利同积1分,由于两队净胜球、进球和失球都一样,因此并列排在第 3。小组最后1轮,荷兰VS罗马尼亚,法国VS意大利!
小组最后一轮对荷兰队而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范巴斯滕很有可能在对阵罗马尼亚时祭出替补阵容。这样一来,就给了罗马尼亚机会。这就意味着如果罗马尼亚在对阵荷兰比赛中胜出,无论法国与意大利的战绩如何,他们都将以小组第2出线。而如果荷兰与罗马尼亚战平,罗马尼亚的积分将变为3分。只要法国与意大利也战平,那出线的还是罗马尼亚。所以,罗马尼亚目前占有出现主动权。
一旦罗马尼亚在小组最后一轮告负荷兰,他们的积分依旧将是2分,这意味着法国与意大利之战的胜者将以小组第2出线。而如果法国与意大利也战成平局,那情况将会变得相当复杂,因为罗马尼亚、法国与意大利都将积2分!
根据欧足联规则,如果三支球队的积分相同,不会取点球大战,仍用欧足联常用的决定排名的办法,即首先看相互对阵积分、相互对阵净胜球、相互对阵进球数,之后再是小组赛所有比赛净胜球、小组赛所有比赛进球数。在此之前意大利1-1平罗马尼亚,法国0-0平罗马尼亚。以下是具体分析:
1、如果意大利0-0战平法国,三支球队相互对阵积分,以及相互对阵净胜球都一样。不过法国队的相互对阵进球数则是0,而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则都是 1。这样一来,法国遭淘汰,仅剩下意大利和罗马尼亚两队。意大利的净胜球则是-3,只要罗马尼亚能以少于0-3或者有进球的净负3球输给荷兰,那出线的将是罗马尼亚。而如果罗马尼亚净负4球以上,那出线的将是意大利。如果罗马尼亚正好0-3负于荷兰,那将比较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的本届预选赛和2006 年世界杯预选赛的积分系数。显然,意大利占优,因此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出线!
2、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出现有进球的平局(诸如1-1平或2-2平......),三支球队相互对阵积分,以及相互对阵净胜球都一样。不过意大利的相互对阵进球数将超越法国和罗马尼亚。所以意大利将获得出线权。
综合来看,C组的出线形势相当混乱。罗马尼亚队占据出线最有利位置,而法国则最不利。换而言之,2006年世界杯冠亚军极有可能联手在最后一轮被荷兰队做掉!
2012揭幕战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
2012高考结束了,今天晚上我们就可以一起欧夜了!
9日凌晨,2012揭幕战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本次揭幕战可谓精彩不断,红牌、点球应有尽有。这是一场戏剧性的揭幕战,而导演这部大戏的就是西班牙主裁判贝拉斯科。希腊后卫帕帕斯塔索普洛斯连吃两黄牌,最终被罚出场。下半时波兰门将什琴斯尼破坏对方单刀而被出示的红牌和被判罚的点球,而帕帕斯塔索普洛斯的两张黄牌无疑引发了本场比赛的巨大争议。
“贝拉斯科继承了西班牙裁判在大赛中灾难般的光荣传统,西班牙足球水平很高,裁判就让人遗憾了,贝拉斯科给世界冠军丢脸了。”阿斯》报的桑蒂·希门尼斯在文中写道。
众所周知,任何一届足球大赛都会出线规模不等的争议,无论哪支队伍,随可可能当上受益者,也随时可能成为受害者,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足球运动本就悬念迭生,争议当属足球魅力之一,我们不求改变,唯求乐在其中,下面,我们就盘点十大争议:
10 催泪瓦斯熏走守门员
在整个70年代,英格兰的球迷已经为他们在欧洲积累了相当程度的恶劣名声,80年欧锦赛开幕时,东道主意大利的防暴警察打算和来自英国的球迷流氓较量一番,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在英格兰首场和比利时的较量开始前,都灵警察和球迷就干上了,他们动用了催泪瓦斯驱赶那些“勇敢战斗”的球迷,一阵风吹过,把双方的队员都熏的够戗,英格兰门将克莱蒙斯流着眼泪离开了场地,他是催泪瓦斯的直接受害者。
9 荷兰“种族歧视”病根难除
6月8日电 开赛在即,种族主义冲突问题愈演愈烈。荷兰队中的黑人球员在训练中遭遇到了种族主义攻击。队长范博梅尔称,如果在比赛中遇到这种情况,他会要求裁判终止比赛。
其实荷兰队的内部矛盾从来都是阻碍球队发展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在96年比赛中尤为突出。当时在希丁克的带领下,球队涣散,令广大球迷失望至极。一张照片显示了当时球队就餐时的作为安排,凸显出了当时对内黑人裔球员与白人球员之间的隔阂。
8 佛朗哥命令罢赛
1960年,佛朗哥下的西班牙拒绝和社会主义国家交往。于是在一场争夺半决赛的比赛中,西班牙在佛朗哥授意下拒绝和前苏联比赛,前苏联兵不血刃进入半决赛,最终取得冠军,这绝对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
7 阿尔巴尼亚的政治技巧
64年欧锦赛,当然那会正式的名称还叫欧洲国家杯(68年改名欧洲足球锦标赛,但的通俗叫法沿用至今),当时欧洲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现在要生猛数倍,除了华沙条约国和北约之间的明争暗斗外,还有一些地方争端也非常厉害。
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就是其中一例,两国从1912年开始就为了领土问题而冲突不断,欧足联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的大手,在预赛抽签时(当时预赛是两两捉对较量),竟然把两队抽在了一起!
希腊率先沉不住气,他们宣布不踢了,这下让阿尔巴尼亚白捡了个晋级便宜,虽然他们很快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被丹麦击败,但仅仅靠着先不做声赢出死对手,说明阿尔巴尼亚人讲政治很有技巧。
6 罗马尼亚进球无理由取消
保加利亚的运气不错,当与他们对阵的罗马尼亚中场球员蒙特亚努30米外一脚怒射打中球门横梁内侧入门线却弹出球门时,裁判没有判罚进球。慢镜头显示这个球已完全落在球门线内侧,最后罗马尼亚以0比1落败,并连败三场,小组垫底。赛后暴怒的罗马尼亚足协致函给欧足联,语气相当强烈,“我们太失望了,我们对我们国家队的遭遇表示愤慨,这样的判罚完全不公平,完全不合理。”就差没直接骂娘了。
5 裁判掏牌上瘾
决赛阶段有整整12年都没有出现红牌,直到1996年意大利小组赛,意大利裁判切塞里尼决定在比赛中取零暴力政策。在保加利亚和西班牙的小组赛,两队的胡伯切夫和皮齐都被罚下场,还有7个球员被黄牌警告。这使得在剩下的比赛时间中,队员们不得不如同拉紧了缰绳的马一样, 小心翼翼地踢球。
4 “人”波利
确切的说,这个谈不上多大的争议,全因十大争议是英国人所写,或许他们认为这种场景颇有争议吧。
波利在92欧锦赛上成为全英格兰公敌,因为在英格兰人眼里,他才是真正的“人”,他公然把外号“人”的皮尔斯一脑袋顶得颧骨出血,这种阻止对手前进的方式,裁判竟然毫无反应。
几天后,法国和英格兰都遭遇了沉重失败,他们在该小组中都以1比2的分数败下阵来,双双无缘半决赛。
3 裁判黑掉西班牙
1996年上,英格兰队在小组赛最后一场中以4:1战胜荷兰队之后情绪十分高涨。但随后他们所遭遇的对手西班牙队就没有那么好对付了。事实上,在比赛中,西班牙队有两粒进球被判无效,其中对第二粒进球存在一定的争议。随后西班牙队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最终在点球大战中以2:4败给英格兰队。赛后西班牙队球员萨利纳斯说:“我们不仅仅是在和对方的11名球员、看台上的七万名观众在比赛,我们还在和场上的裁判比赛,这怎么可能赢呢。”
2 意大利的硬币和偷袭
意大利主办1968年,于是从半决赛开始运气就一直伴随着他们。他们半决赛与苏联打成0比0,于是通过掷硬币来决定胜负,最后意大利胜出。这样的运气到了决赛仍然没有改变。眼看还有10分钟比赛就要结束,而对手南斯拉夫仍以1比0。这时,对方人墙还没有排好的情况下,意大利就快速踢出任意球破门。这次偷袭带来一场重赛,劳累而沮丧的南斯拉夫人以0比2告负。
1 葡萄牙人的愤怒
2000年欧锦赛半决赛,法国队上演了84欧锦赛类似的一幕,他们在加时赛最后阶段打入制胜球,倒霉的依然是葡萄牙,但这回葡萄牙人可比84年那拨厉害多了,因为他们认定这是奥地利主裁和斯洛文尼亚边裁联合犯晕的后果。
失去了晋级资格,葡萄牙队员也放开了手脚,不少人对两位裁判动手拉拽,撕扯衣服,混乱中就看主裁掏出红牌亮了几回,也不知道是给谁了,在另一位边裁、第四裁判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救驾下,两位裁判才得以脱身。
赛后裁定,裁判是给了努诺-戈麦斯一张红牌,但沙维尔、保罗-本托和戈麦斯被欧足联追加停赛,三人累积达到两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